茱萸山街道人大工委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为主线,积极践行“为人民群众代言、做人民群众表率”代表履职座右铭,奏响人大助力“五部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护航赋能。
深入问需于民,彰显代表担当
“群众信任我,才选我当人大代表,我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决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区人大代表、才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计营说,在实际工作中,他始终牢记人大代表的责任使命,坚持走进群众开展工作,积极为民排忧解难。才沃村地处山区,饮用水、道路交通一直是村民关注的两大难题。王计营早在心里盘算开了: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就是大事,我要想方设法解决。说干就干,他多方筹集建设费用,彻底改造自来水管道,实现了全天24小时供水,并修通了村内道路。另外,王计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连心桥”作用,组建了涵盖人大代表、议政代表、党员代表、网格员为成员的村“智囊团”,为村治理中遇到棘手复杂的民生难事建言献策。以协商议事会的形式汇民智、聚民力,及时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切实为民解难题“办实事”。
开展精准监督,服务发展大局
近年来,茱萸山街道人大工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民生、依法履职,在强化监督助力高质量发展上出实招,在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勇担当,确保茱萸山街道党工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统筹安排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协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做到既不失职,也不越位,确保人大监督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汇集民意民智,贡献人大力量
“王书记,村里啥时候能建个小广场,平时不忙的时候都没地方休闲娱乐。贾汪区人大代表、小山子村书记王德见在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收到群众的反映后,提出要贯彻“群众有呼声 我们有回应”工作理念。经调研走访、村两委集体讨论,并经过街道议政代表会票选,将党建广场建设工程纳入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广场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的基本要求外,以“党建宣传、人大制度宣传、法治宣传”为主体构成整体宣传框架,将宪法、民法典、人大制度、党建工作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入到整个广场中来,发挥了良好的宣传作用。“自从‘进村入户’机制建立以来,相对以往我听取群众呼声、收集群众建议的渠道更广泛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机会也多了起来,现在我真正感受到当人大代表不光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办实办好,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王德见说。
聚焦能力提升,激发履职动能
茱萸山街道人大工委始终要求代表们坚定政治立场、饱满学习热情。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代表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开展专项学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让代表能够认真履行法定义务,当好“履职明白人”。同时通过观摩学习、交流座谈的方式,为代表履职打开新天地、指出新方向。茱萸山街道人大工委多次组织开展代表互访活动,直观感受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相互学习借鉴优秀做法,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建言献策积累宝贵经验,更加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聚焦依法履职,助推代表履职
茱萸山街道人大工委围绕“促发展、促民生”来创新人大履职模式,推进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探索“人大+”模式,保障履职新成效。开展“人大+村干部”选民接待日活动,推动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常态化。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参与接待活动,现场交办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反映民意更精准、解决问题更高效、推动工作更科学。通过“家站点”的迭代升级,将义诊、普法宣传等民生服务类项目融入阵地,让阵地更接地气。以“阵地+协商议事平台”模式优化社会基层治理,持续建设完善人大代表“家站点”硬件设施,科学制定代表进“站”入“点”计划,为群众反映问题和代表履职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茱萸山街道的代表们不断提升履职效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群众代言,做人民群众表率”的责任担当。下一步,茱萸山街道人大工委将进一步谋划思路、强化举措,在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培树为民办实事好事的模范标杆等工作上持续发力,促进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