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邳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以锻造“有为代表”为目标,积极探索代表履职新途径,多元化、特色化开展“人大代表讲坛”活动,通过代表讲、群众听、现场议、跟踪督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代表以小切口凝聚大智慧、发挥大能量,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
一、坚持内容主题化,以“三个聚焦”深度融入全市发展大局
为更好助力发展大局,每期“人大代表讲坛”均围绕“三个结合”精选宣讲主题,强化“讲坛”实效。
聚焦中心,讲发展所需。围绕市委“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三条主线工作,设立专题讲坛,不仅交流履职经验,更是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政策红利解读、优化营商环境的实实在在效果。
聚焦民意,讲群众所盼。坚持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聚焦农民就业增收、弱势群体救助、社会热点矛盾等问题,通过“代表访基层”、“扫码提建议”等方式收集民意,筛选出农业农村、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高频事项,邀请相关代表“以案释惑”,使讲坛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聚焦专业,讲代表所长。根据代表职业背景,结合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设置“教育双减政策落地”“民营企业纾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等细分议题,提升专业建言能力。
二、坚持形式多元化,以“三问三答”着力拓展代表讲坛深度
“人大代表讲坛”一端连接代表,一端连接着选民和基层群众。举办“讲坛”活动时,突破传统的“课堂讲、室内学”,与视察调研活动结合,深入基层一线、群众身边,以“三问三答”畅通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
群众问代表,现场互动答复。组织司法、农技、教育、医疗等各界代表,深入镇村、田间、学校等,分类分片举办“普法宣传讲坛”“农技培训讲坛”“应急救护讲坛”等各种形式讲坛活动,现场互动环节,群众代表有问有答,答疑解惑,有力提升群众体验感和代表的价值感。
代表问部门,部门迅速回应。在“代表讲坛活动”中,群众提出的需上级相关部门答复办理的问题,代表通过“智慧人大”网络平台或代表组反馈到市人大相关工委,通过“人民建议快速办理通道”转交给职能部门,相关部门迅速回应,在规定时限内答复或办理。
限时问成效,结果及时反馈。结合代表建议办理“三问五办”工作机制,在年中年末督办代表建议时,同时梳理已转办的“人民建议”,通过限时“问成效”“督反馈”,促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让“代表讲坛”宣传效应转化为办理实事的实际效果。通过“代表讲坛”的深入开展,实现了对“人大代表”这一身份的职责与使命更深层次的讲解和阐述。
2024年共举办48场次,120余人次各级人大代表走上讲坛畅谈履职体会、推动发展大局,以讲促学,以学促干,充分激励了代表的履职激情。
三、坚持效果最大化,以“三个链接”持续放大讲坛集成效应
坚持系统化思维,将“人大代表讲坛”与代表宣传、建议征集、建议办理等统筹结合,全面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放大“代表讲坛”的品牌效应。
(一)链接“人大代表之星”,增强代表履职荣誉感。为巩固“人大代表讲坛”的成效,还通过拍摄视频、文字报道等方式,将宣讲代表的履职事迹在“人大代表之星”宣传栏目内继续报道,充分展示人大代表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提升了代表履职质效。
(二)链接“人民建议征集”,增强代表履职责任感。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人大代表讲坛”活动,也得到的群众积极参与,通过构建“讲坛收集—部门联动—代表督办”的“人民建议征集”机制,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促进了问题解决进度,助推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链接“代表建议办理”,增强代表履职成就感。“人大代表讲坛”活动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去年,代表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中,掌握了蒜农对“大蒜收购标准规格不统一”的问题反映强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闭会期间《关于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我市大蒜市场的建议》,推动《邳州净蒜收购规范》团体标准出台,有效保障了农民权益,维护了市场公平,助力了社会治理效能。
下一步,邳州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人大代表讲坛”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