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人大构建“掌上+网上+实体”三位一体代表联络新体系
2019-10-09 10:45:00   刊播媒体:“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颜卫 潘东建   

  换届以来,灌云县人大常委会把联络代表作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广纳民意、汇聚民智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开发灌云人大微平台,提档升级灌云人大网,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站)”规范化建设,构建起了“掌上+网上+实体”三位一体代表联络新体系,有力促进了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为民、务实有效履职。

  微信公众号实现掌上联络零距离

  “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推进人大工作,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2017年,灌云人大积极顺应微信广泛使用的实际,建立“灌云人大”微信公众号,建成“微信上的人大代表之家”,把代表联络工作搬上了微信平台。“灌云人大”微信公众号涵盖“履职服务”、“建议办理”、“会议专递”“视察调研”“机关动态”“乡镇人大”“通讯录”“开心一刻”等9个子栏目,内容以“要闻”“通知”“公告”“视频”四种形式发布。一方面,广大选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了解并监督人大工作,与人大代表在线沟通,及时反馈意见建议,对政府机关、部门和单位工作的意见建议,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向人大反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了县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服务代表的重要平台,实现了掌上联络“零距离”。

  网上服务平台延伸履职新途径

  人大代表是人大的主体,人大常委会要紧紧依靠人大代表开展工作,为代表履职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为他们多渠道地提供联系群众、积极履职、发挥代表作用的机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代表履职插上了“翅膀”。

  在规范运行的基础上,届初,灌云县人大对网站进行改版升级,网站同步建设了“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县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证号和密码可以登录服务平台,可以提出议案建议,向人大常委会提出接待选民、走访群众过程中收集到的诉求和意见,也可以了解个人参加活动情况、提交个人履职报告等等。伊山镇杨茜、李文雷等10名代表通过履职服务平台联名提出了“关于切实解决杨絮污染问题的建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加快杨絮污染治理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由环资委着手杨絮污染防治的调查研究,最终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杨絮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增强全县加快杨絮污染防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陈宽良代表提出的2路公交车线路设置问题,夏绍济代表提出的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建议,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解决。

  这一平台的打造,延伸了代表履职的新途径,切实为常委会和代表搭建了一座连心桥。网站还增设了“乡镇人大二级网页”,将全县12个乡镇、1个街道工作动态作为滚动页面在网站首页进行展示,全体代表、广大群众可随时随地登录查看。

  “家站”建设打造代表活动新载体

  灌云人大围绕“把代表组织起来、活动开展起来、作用发挥出来”的要求,按照“1+1+N”的模式,建成常委会“委员工作室”、13个乡镇“人大代表之家”、85个村(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

  在建设过程中,县人大加强对乡镇人大的指导,统一标准、严格规范,使“家站”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硬件建设。建设“家站”,硬件是基础。对“家站”位置、面积、办公设施、版面等都作了具体要求和规范,场所面积要求“代表之家”不少于50平方米,“代表工作站”不少于20平方米。规范软件建设。建设“家站”,软件是核心。县人大印发“家站”建设“三簿二册一档”台账资料明细表,指导“家站”做好台账资料的分类、档案的填写,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活动档案。规范活动组织。建设“家站”,组织活动是关键。县人大编印《乡镇人大工作手册》,全面指导“家站”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室、家、站”平台与阵地,开展“三联系三走进”主题实践活动,出台《关于组织县人大代表开展活动的意见》,全面落实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如今走进灌云县各乡镇,都可以看到宽敞明亮、办公设施齐全的标准化“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代表活动有了专门场所,民意表达有了绿色通道。

编辑:拾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