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创新路 心系民生情意浓
人大工作行使的是人民的权力,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是人民的权力、利益的实现形式。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寓监督于支持之中,重创新重作为,促发展促和谐,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这里,让我们一起循着这些年区人大常委会自信实干的足迹,盘点我区人大工作强劲而有力的创新发展脉络,感受温暖的民生情怀。
坚持创新创优 立足民生民心
我区人大履职纪实
今年11月以来,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区委的要求,扎实推进“践行群众路线,代表在你身边”的主题月活动。围绕“五个一”的内容,在服务大局上走前头,坚持贴近中心,推动全面发展;在为民代言上走前头,坚持贴近民生,维护人民利益;在实践实干上走前头,坚持贴近代表,增强工作活力;在创新创优上走前头,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履职水平。这是区人大常委会激发履职活力采取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些特色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行之有效的做法。着力打造建议直通车、主任接待日、知政问政、执法检查等人大工作品牌,以创新的工作思维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建议直通车—— 让代表建议更快捷
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有了建议如何反映?2011年6月,区人大常委会开通区人大代表建议“直通车”,保证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能通过人大代表,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反映。
“直通车”设专用信封,免资费,真正实现上行的通达无阻。对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执行情况和职权行使的意见建议;对全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生活方面的重要建议意见;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需要向“一府两院”反映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改进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及“一府两院”工作方面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人大代表在日常工作中倾听到的重要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等,都可以经“直通车”传递。
“直通车”传递的意见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统一受理。常委会主任会议至少每月集中研究一次,并由人事代表工委根据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的处理意见,分别交由“一府两院”或有关组织(单位)处理。办理结果要求在1个月内书面答复代表本人,同时抄送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区人民政府和代表所在地的镇人大主席团或街道人大工委。部分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建议,经报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同意,可延迟到2个月内答复。
“直通车”的畅通无阻,让人大工作植根于代表,让代表履职植根于选民。
主任接待日—— 让群众声音更通达
奔牛镇许正平、王国忠两位代表和两位选民一大早就赶来了。下午,遥观镇人大主席团的四位成员和两名镇人大代表来了。他们纷纷表示:“‘接待代表日’架起了区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之间的桥梁,使我们在闭会期间也有了与区人大常委会沟通交流的平台。”“这样一来,除了每年一次的人代会,我们与人大常委会领导的沟通机会就大大增加了,我们履职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接待现场,代表们热情高涨,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踊跃发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汉林不时向代表询问详细情况,细致做好笔记,认真听取了代表们反映的问题。黄汉林表示,对于代表反映的每一个问题,人大常委会将本着对代表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高度关注、牵头协调、持续跟踪,力争把问题解决好。
自2011年4月起,区人大常委会建立领导定期接待区人大代表制度,每逢双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全天)为“接待代表日”,由一名区人大常委会领导接待,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直接听取代表和选民群众对我区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代表在履行职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发挥代表的作用。
知政问政——让人大监督更有力
“如何加强安置区车库管理?”“如何加强开放式小区乱张贴现象的整治?”今年7月26日,在湖塘镇举行的人大代表知政问政活动现场,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们就关心关注的问题,分别向政府提问。当天,湖塘镇的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和部分选民代表,镇人大主席团全体成员,镇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共113人参加了知政问政活动。
如何进一步落实人大代表知情权,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促进和保证政府部门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为此,2013年起,区人大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搭建又一个代表参政平台——各镇人大主席团每年举行一次人大代表知政问政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主要为镇人大代表和部分选民代表,也可邀请辖区内的其他各级人大代表参加,总人数不少于50人。活动一般于每年七八月份进行,作为镇人代会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由镇人大主席团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半年度组织一次代表知政问政活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在乡镇一年仅召开一次人代会的某些不足,可以更加有效地监督政府工作,更加及时解决民生实事。”
“这种现场答复、公开承诺,干脆、直接,我们回去后向选民们更好交代了,履职的底气和信心更足了。”参加过知政问政活动的人大代表们表示,“这样的活动形式很好,就像排球比赛中的短平快战术,运用得当,威力强大!”
一位部门负责人坦言:“通过这种面对面、现场表态、公开承诺、限时办结的形式,相关部门按照镇党委决策部署开展工作的压力、责任无疑是变大了,我们会把这种压力转变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努力给人民群众、人大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争取向人民群众、人大代表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年11月,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还组织开展以“践行群众路线,代表在你身边”为主要内容的人大代表直接联系群众主题月活动,以“五个一”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代表与群众的直接联系。
执法检查——让依法行政更有效
2013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对雪堰镇的新康村和洛阳镇的岑村村进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专项执法检查。
同时,检查组还专门听取了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工办、区纪委、区民政局等10个部门的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检查组认真起草了执法检查报告,并于
法律监督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其目的是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在本地区的正确实施,促进法律实施主管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改进执法状况。
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执法检查,加强监督,推动区政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政府职能履行和转变,实效明显增强,受到了公众的好评。
围绕一系列改革措施,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配合全区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开展了《安全生产法》专项执法检查;围绕《招标投标法》、《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我区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推进政府依法行政。
服务发展大局 为民排忧解难
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部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展示
代表建议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或社会生活有关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加强人大建议督办,推进人大建议办理工作。截至目前,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104件建议全部办结并答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8.1%;2013年结转的41件B类建议中,有17件已得到解决,办成率较去年明显提高。
“武进英才计划”资金使用更合理
建议内容:李宇霞等13位代表提出,“武进英才计划”本是件值得赞赏的好事,可综观多年来的该项工作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大量的资金浪费,投入产出极不匹配。他们建议,完善此资金的审批,比如该申请团队和本地同类项目的企业、团队等的结合,和产出市场的结合,以及项目的成熟度、在国内的典型运用案例等等。另外,集中精力办大事,比耗费资金、人力、政府资源最终造成多方浪费更有价值。怎样走出武进自己的“英才计划”路子,希望相关部门重视,而不是盲目跟风、看考核指标。
办理答复:区人社局在三方面对有关工作进一步完善:一是调整扶持重点。根据领军人才和团队的组成情况,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的技术领先性、产业发展前景和实施进展等,分类支持领军人才创业企业,重点扶持有风创投或我区重点企业股权投资的A、B、D类项目。二是完善政策兑现方式。在“拨改贷”基础上建议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拨改投”、“拨改奖”等政府支持模式。三是加大人才资本融合力度。加大人才项目与本地重点企业的对接力度,动员、引导我区重点企业引进、投资人才项目,从而形成重点企业经验优势和人才项目技术优势的叠加效应。
湖塘河生态清淤改善水质
建议内容:王春梅代表提出,新天地公园是周围居民休闲的好去处,绿化环境很是优美。但是靠南甸苑小区边上的河流总是有异味散发,楼道内异味更加严重,颇煞风景。建议改善和治理。
办理答复:建议中提到的湖塘镇南甸苑小区边上的河道,经沟通和现场踏勘,确定为湖塘河新天地公园段。由于受场地限制,湖塘河已8年未清淤,底泥淤积严重。湖塘河生态清淤列入了2014年度武进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主要内容为深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清除河水黑臭异味,提高水环境质量。本次施工的范围为大通河——湖塘河枢纽段,目前综合整治已完工。
洛阳镇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
建议内容:姚祖生代表提出,洛阳镇现有公交回车场距离学校、医院、菜场等主要公共场所超过
办理答复:洛阳镇已有62路、64路、518路、275路、278路、279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基本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今年,为进一步优化洛阳镇公交线路,开通3311路公交,解决了天井村和管城村近8000名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因公交场站的建设涉及土地指标、建设主体和建设资金等问题,需作全面细致的规划。区交运局已会同上级管理部门、常州公交公司、洛阳镇政府,对洛阳公交回车场问题作了专题研究。目前,市公交公司与洛阳镇已就公交场站土地置换面积、建设资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区交运局将继续跟踪,为优化洛阳公交、方便百姓出行作出努力。
交通信号灯配时更人性化
建议内容:丁洪玉、张炜代表提出,随着中心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规范车辆的正常行驶,要求合理设置信号灯及调整信号灯控制时间。
办理答复:区交巡警部门一直以来对信号灯设置保持高度关注,通过组织人员勘查现场,测量路口交通流量,在保障车辆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各方通行权,优化信号灯设置,确保交通参与者能够有序、高效、安全通行。
我区部分路口对右转车辆进行控制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部分路口由于辅道及非机动车道内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较大,右转车辆与该部分车辆冲突较为明显;二是部分路口因道路较窄,对右转车辆进行控制,是为避免两股车流挤占一股车道造成秩序混乱。
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区交巡警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勘查,鸣新路凤栖路口信号灯适当延长由东向南左转绿灯时长,由原来的15秒延长为20秒;对鸣新路凤林路口信号灯配时进行合理优化,东西向绿灯35秒、南北向绿灯25秒,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另外,312国道腾龙路口东西向直右信号灯改为圆灯。
基层卫生院服务更优质
建议内容:朱亚芬、蔡亮代表提出,新一轮医改方案中指出,科学制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卫生机构和各级医院建设和设备配置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调整优化结构和布局,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要逐步进行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整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限制、减少基层卫生院的功能配置,反而应该加强调研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基层卫生院的作用,让老百姓小病不出村,普通病在地方上解决。
区长臧建中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对正在开展的改革,将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对方向明确、立即可行的改革,将加强研究、有序推进。武进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势在必行,加强基层卫生院建设,让群众享有更便捷、优质、实惠的医疗卫生服务,老百姓们拭目以待。
办理答复:目前,全区有镇(街道)卫生院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乡镇卫生院的整体布局完善合理。
近年来,区卫生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的投入,采取新建和改造两种途径,全面改善基层办医条件。先后易地新建了潘家、雪堰、湟里、高新区等乡镇卫生院,原地新建礼嘉卫生院门诊楼、寨桥卫生院病房楼等。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区卫生部门同步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通过组建武进医疗集团、成立医疗联合体等措施,着力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各乡镇卫生院诊疗科室设置规范,均具备开展一、二级手术的条件和能力,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具备开展部分三级手术的条件和能力。
区卫生部门还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加快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区域心电中心的建设,让广大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区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让群众的就医需求更多地在基层得到解决。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不再难
建议内容:刘丽萍代表提出,武进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以自身特有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流动人口来武进发展,他们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武进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有着后顾之忧,那就是他们的孩子在本地就学难。要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就要切实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难问题,同时缓解当地经济建设中招工难。
办理答复: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流动人口子女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吸纳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今年,我区推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积分管理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在按规定量化评分后的积分达到区当年规定分值并符合条件的,享有随迁子女在本区入学义务教育阶段相应学校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