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直击2014年度江苏人大新闻奖颁奖座谈会 > 新闻奖颁奖-作品展示

用好审计监督资源 创新人大监督工作

沙荣侠等:江苏人大新闻奖三等奖
  
    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人大常委会十分注重与审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在加强对审计部门监督指导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丰富监督手段,把用好审计监督资源,作为创新人大监督工作的切入点,在财政预算监督、部门工作评议、重大经济事项监督、人事任免监督等方面,作了积极研究探讨,取得了明显成效。

借助审计之力深化财政预算监督。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监督预算的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依据人大批准的预算对财政及个有关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责任。人大预算监督与预算执行审计之间在目的和内容上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人大预算监督的宏观性只有建立在预算执行审计的微观性基础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人大法定程序性的监督向实质性监督的转变。在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邳州市人大常委会发挥审计作用,深化预算监督。一是建立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与政府财经部门联系会制度,通报人大预算监督的内容重点要求,预算审计监督重点事项,要求财税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二是人大财经工委在制定年度决算审查工作方案时,充分吸纳审计部门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方案,把人大预算监督重点、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反馈该审计部门,同时更加完善人大审查工作方案。三是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为人大预算监督提高了强有力的依据。对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审计中查出的预算收入、支出及财政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的定性形成共识,弄清原因,提出人大部门的意见和改进建议,责成政府和财政部门限期落实或作出解释。每年11月份人大常委会将专题听取审计结果整改情况的报告,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部门查出的问题,通过落实人大建议,2012年初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了十项关于财政财务管理的制度性文件。着力从创新体制、完善制度、理顺程序等方面进行整改。

借助审计之力增强部门工作评议实效。邳州市人大将工作评议作为人大常委会创新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工作评议中综合运用了视察、调查、检查、审议等多种监督手段,在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工作中,综合应用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和审计评价,努力使人大工作评议与审计评价结合运用,实行评议部门与审计对象上有意结合、评议重点与审计内容上力争结合、评议整改效果与审计查处结果上结合利用,进一步拓展了人大工作评议的渠道,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权威性、实效性。

201211月份邳州市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投票表决,决定将市供电公司、教育局等6家单位作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首批评议对象。在深入部门和单位实施评议调查工作中,邳州市教育局人大工作评议调查组,充分利用了20126月至7月,邳州市审计局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徐州市审计局对全市2006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评价表明,邳州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宏观上顺应了农村人口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总体上促进了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校师资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显著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但也发现以下问题:一是调整撤并工作不够规范,造成撤并学校较多较快,2001年至2005年,乡镇以下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从493个减少到146个,减少70.39%,而同期乡镇以下农村常住人口数仅减少6.83%。二是教育资源一定程度向城区学校倾斜,城区学校班级人数严重超员,有三所小学班级核对学生60人,实际人数多达90余人,造成新的结构失衡。三是部分学校寄宿生生活设施不足,条件简陋,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四是部分学生就学距离增加,上学接送难、中午吃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交通安全风险增大。五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小学师资缺,初中师资多",镇及镇以下小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专任教师特别缺乏。市教育局人大工作评议调查组通过座谈了解和实地测评,认为审计部门的专题审计及审计评价,基本上反映了该市教育部门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市教育局等被评议单位的工作报告以及相关调查报告,并采取电子表决的形式进行了测评。会后,根据审议和测评的情况,向市政府和被评议单位下发了整改意见。

市政府责成教育部门要以人大工作评议为契机,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改革创新。2012年初市政府带领教育部门从新规划了全市教学点,启动实施了校安工程两年攻坚计划,开工了115个建设项目,新建校舍24.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16亿元,建设规模和投入资金是前10年之和。通过新(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实现城区学校的合理布局,逐步缓解城区"择校热"难题;稳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推进教师公租房建设,大力提升教育发展整体实力;将出台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强化对镇中心小学校长的督查考核,实现规范、科学管理。着力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全面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努力在全市形成充满活力、争先创优、各具特色的教育发展新局面。

借助审计之力加大重大经济事项监督力度。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建设项目、重大城建项目和事实工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每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将本年度安排列入常委会审议的重大事项的审议时间、审议事项,由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填制“邳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市政府某某年度重大经济事项监督一览表”,告知审计部门,审计部门根据人大的要求,专门组织人力,严格审计操作规程,认真地开展重大项目实施情况的预决算基建审计或项目绩效审计或进行专题审计调查。人大在开展重大事项或重大项目的审议前,由人大专业委员会组织人大代表、工委委员,在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的带领下,听取重大项目负责部门,作关于重大项目的完成情况的汇报,并进行实地视察,代表们审议。专门委员会综合代表们的初审意见,结合审计部门在审计中查出该重大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审计部门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形成专题调查报告,提交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市审计局参与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共完成238个审计项目,其中250省道建设、323省道东绕城、新城区污水管网、陇欣阁及广场、250省道东绕城、官湖中学、经适房二期、新区实验小学、前沙花苑、南京路等 67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是人大常委会指定的审计项目。 去年底,市人大协助审计部门为市政府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对促进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规范投资行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遏制高估冒算行为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借助审计之力维护人事监督权威。为推动和规范人事监督与审计监督的有机结合,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安排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和整改情况的报告。上届末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修订完善《邳州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建立了任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定“凡由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政府组成人员,在原职务离任前未经审计部门实际的,原则上不审议新的职务任命”,从而将审计监督机制引入了干部任命的任前和任后。

  
【收藏本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网站概述|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