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人的“雨花石”
东海人的“雨花石”
——记江苏省东海县人大代表陈军
“大爷您好,您请坐,先喝口水。”内司委的办公室里传来热情的招呼声。“您别急,有什么事您慢慢说……”
她叫陈军,曾任东海县委党校教师、副校长等职务,现任县人大常委会内司委副主任,是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988 年,这个地道的南京姑娘放弃了南京物资学校教师的工作,毅然来到了苏北小城——东海县,把美好青春都无私奉献给这个曾经的穷乡僻壤,把满腔热情都投入到建设幸福东海的伟大事业中。她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等称号,被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1次,获得县委、县政府嘉奖2次。
东海县地处苏北,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比例很大。每当有身体瘦弱、穿着破旧的孩子从面前经过,陈军心中便不由得泛起阵阵酸楚,她想为贫困儿童做点什么。
2004 年,陈军在县妇联“春蕾计划”关爱女童活动中,得知了石榴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杨某同学本来学习很好,因为父亲去世、家中老弱人口多,导致生活贫困、学习下降的情况,她决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个孩子。于是,她成为了小杨的陈妈妈。到了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陈军会把小杨接到家里来,给她买学习用品和新衣服,帮助她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上的难题,给她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像亲妈妈一样照顾着小杨,一照顾就是六年。现在小杨已经长成大姑娘,开始了独立生活。可是每年的母亲节她都要和陈军联系,关心一下陈妈妈的情况。
陈军没有豪言壮语,但她的行动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东海各界人士关注贫困儿童的的熊熊火种,为孩子们点燃了前行的明灯。2007 年,陈军被连云港市妇联授予“十佳社会妈妈”荣誉称号。
2006 年,陈军任县人大常委会内司委副主任职务。2007 年,陈军被推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她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更加关注法治,关注民生,有空就跑基层,听民意。
2009 年,东海县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张,但各项基础配套还有待加强。这一年的人代会上,陈军提出了“在北辰路安装路灯的建议”。建议很快得到县城管局的答复,同年10 月,北辰路路灯安装完成,有效保障了出行居民和车辆的安全。
2011 年,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陈军提出“关于加强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后,县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要求所有居民小区都要规范物业管理。其中五年内的新小区,开发商在征得业主委员会的同意下,聘请物业公司负责小区物业管理。五年以上的老小区,已有物业管理的,要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没有物业入驻的,在业主委员会的同意下,可以聘请物业公司管理物业,也可以由社区居委会聘用人员加强物业管理。在建议的推动下,县城小区物业管理情况明显好转,为该县顺利通过江苏省文明城市创建奠定了基础。
在2012 年的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陈军联合其他人大代表就城区玉带河香港街段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共同提出了“关于整治香港街的建议”。2013 年7 月10 日,总投资8400 万元的玉带河“送清水”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工程于当年12 月底完工。如今,玉带河沿岸的居民们再次迎来了清水蓝天、鸟语花香的美好生活。
2012 年的6 月,长期折磨陈军的腹部疼痛再次发作,她实在坚持不住,不得不去医院检查身体。原本以为只是肠炎等普通疾病,经检查却确诊为肠癌中早期。善解人意的她,从丈夫紧张的表情里意识到了病情的严重性,于是她平静地跟丈夫说:“不用瞒我,我会积极配合治疗。”丈夫考虑再三说了实情,于是陈军勇敢地开始了与病魔的抗争之旅。当病情稍一好转,她就立刻回到办公室开始工作。她还是那么的热情乐观,积极参加常委会会议,照常深入基层调研,关注民生和时事;有群众来上访,她依然细心倾听,专心分析,耐心解释……同事们常常听见她银铃般的声音在走廊里回荡。同事们关切地对她说:“你身体还在恢复中,要定期去化疗、体检,每天不用那么勤来上班。”她却说:“能多活动活动,对我身体有好处。而且每次参加活动,替群众发表点意见,这是我分内事。”
今年1 月,在县十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陈军联合其他9 位代表共同提出“关于大力发展公交、改善城区交通条件的议案”,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连月来,各有关部门开展了系列专项联合整治活动,成效显著。对于议案中关于扶持公交发展、建设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等建议,各责任单位也在积极协商、推进中,争取给群众打造一个安全有序、方便快捷的交通出行环境。
有人问陈军:“你这南京的雨花石,放着南京好环境不待,到苏北图什么?”她微笑着说:“我要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