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新规实施一周,车厢内饮食依旧
专家:法律还有个功能是帮大家养成习惯
(系列报道)
(主持人)本月1号起地铁新条例开始实施,至今已经有一周多了。10天左右的时间里,地铁部门查处了多少起违反条例的行为呢?
请听本台记者米子发回的报道:(1情况说明)
新规实施的第一天,一名男子因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而被罚款。按照条例,在车厢内吃东西要被“警告或者罚款20到100元”。当时这名男子认错态度较好,执法人员对其罚款30元,算是从轻处罚。
南京地铁执法大队说,新条例实施至今的9天中,在地铁车厢内进食的有155起,携带自行车进站有32起。加上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一共是956起。但是,地铁执法大队没有提供每一项违规行为的处罚情况,包括罚款的数额。
执法人员说,在所有被查处的违法行为当中,吸烟和派发印刷品这两种行为比较多,占整体处罚量的3成。
有记者提出,十号线、机场线开通当天,地铁沿线房地产开发商在车厢内发传单、派红包和安排走秀等行为,这种行为是否也要受到处罚?执法大队人员表示:
【录音】“我们这次轨道交通条例明确规定,第38条,比如销售、禁止派发印刷品,是不允许的。(记者:车厢里面派红包的是按照多少来处罚?)3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还有记者提出,夏天到了,在车厢内喝饮料、吃冷饮的行为也多起来了。对这种行为究竟是“劝”还是“罚”呢?对此,地铁执法人员的解释是:
【录音】“如果当事人确实因为生病需要喝水吃药,或者是婴儿需要喂奶的话,那我们现场执法人员也会根据现场情况来酌情处理。(记者:你们罚过喝水的吗?)155起在列车上面饮食,应该是包含了喝水的。”
不过,是“劝”还是“罚”究竟应该如何界定?执法大队人员表示,根据行政法,如果当事人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带来的后果,或者他的行为并没有对设备造成破坏,没有对他人造成困扰,那么可以从轻或者免于行政处罚。如果周围乘客都对这种行为非常反感,当事人又拒不接受工作人员劝阻,那么依法是肯定要被处罚的。
(主持人)南京地铁昨天还公布了新规实施以来对地铁逃票行为的查处情况。1-9号,票务稽查大队查到持无效车票或无票的乘客673人次,其中近98%的人受到了处罚。地铁部门表示,由于客流增加,逃票现象与往常相比略有增加。
(主持人)地铁新规实施一周下来,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的人的确有所减少,但也有一些乘客我行我素,对新条例并不在意。
继续来听记者米子昨天(
我在新街口2号线站台上待了一会,短短15分钟内,就有至少十多名乘客拿着各类食品准备上车,这其中杯装饮料、水和冰淇淋占多数。
我采访了一些手里拿着食物的乘客,告诉他们,南京地铁从7月1号起不准在车厢内吃东西了,得到的反馈有“不知道”、“吃完再上车”和“怎么不可以吃”三种:
【录音】“哦我不知道唉。(记者:你是南京人吗?)啊不是,(记者:来南京待了几天?)刚来,放暑假嘛。”
【录音】“男:哦好的好的,那我们吃完了再那个。女:哦对对对,啊完蛋了。(记者:你们对这个条例怎么看?)男:很好啊,尤其不能吃早点。女:可是好像不够普及,我们都不知道唉。觉得好像突然间改变都适应不过来。我觉得我们可以吃完再上去。”
【录音】“怎么不可以吃啊,我家小孩坐地铁不就吃吗,要是太挤了我们也不方便吃,不挤的时候为什么不给吃。(记者:小朋友一般吃什么呢如果在地铁上吃的话)豆浆、牛奶,然后……(记者:就是最近这一个星期?)对啊,怎么了?我就想不通早餐能有多大味道,就那么点韭菜、就那么点馅儿。”
在车厢内我也见到了一些正在喝饮料的乘客:
【录音】“(记者:从7月1号开始南京地铁禁止在车厢内吃东西的新条例知道吗?)我是喝东西,不是吃东西,别烦我。女:我觉得喝饮料和吃东西是不一样的。(记者:它是禁止饮食,包括喝东西)哦,原来是这样,不好意思,我们以后再也不会了。”
但这话还没说完,她身边的男生又旁若无人地喝了起来。
根据地铁执法大队的工作安排,在地铁运营的时间内,平均每2名执法队员要负责7个车站的执法工作。应该说,每天发现并处理的违规行为只是九牛一毛。而就算有乘客对眼前的车厢里吃 喝 东西心存反感,也几乎不会拨打51899999服务热线投诉。看来,要想让这个地铁管理新规真正扭转人们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是一件漫长的任务。
(主持人)与地铁禁食条例一样,禁烟条例、礼让斑马线等等规定,都在执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那么,通过法律法规来禁止这类行为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呢?
继续来听报道:(3专家看法)
在地铁车厢内采访时,我正巧遇到了一位英国留学生,我就问他对咱们南京地铁禁食条例怎么看?英国的地铁车厢里能吃东西吗?
【录音】(中英文压混)“我来自英国。我觉得这很好啊,能够让车厢内保持整洁。(记者:在你们国家呢?)也不能在地铁内吃东西,包括喝东西在内。站台可以,但是车厢内不行。(记者:人们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呢?)他们会被罚款,也许100英镑。”
英国的地铁禁食规定是什么时候开始执行的呢?他说至少已经实行20年了,规定的出台是为了使车厢内保持干净。
此外,我还采访了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教授邱鹭凤。
【录音】“我们南京的轨道交通条例还是可以的。法律的功能很多,它这样子一个规定以后,然后慢慢地也会起到一个教化功能,这个法规的意义不仅仅是处罚,它告诉你‘你不能做什么’,同时也告诉你‘你可以做什么’。还有就是指导‘你应该怎么做’。有些时候法律要有一些超前性。”
【录音】“本来大家都‘集体无意识’,我在车上爱怎么吃就怎么吃。然后有了轨道交通方面的专门规定,我马上发现原来我吃东西会影响别人,至少我会有这样的意识了。以前会有人根本就不知道有人会讨厌韭菜味儿,然后有了这个东西,唉,原来还会有人讨厌韭菜味。你看它这个法律它功能就出来了。”
其实在国外类似的禁止性规定还有很多,
【录音】“你看那个禁烟开始的时候,老外不习惯,后来它强制禁烟,包括在你订的房间里都不让吸烟。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所以现在你到美国很多饭店你都会发现,它根本就没有烟灰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