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直击2014年度江苏人大新闻奖颁奖座谈会 > 新闻奖颁奖-作品展示

江苏人大六十年系列报道——“为人民用好权”

高彦等:江苏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江苏人大60年(一):

  民主的脚步  不懈的探索

   

  [导语]

  六十年一甲子,六十年波澜壮阔。自1954年正式建立以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几代人艰辛努力,几代人上下求索,几代人无私奉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江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出绚丽花朵。人大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为回顾六十年的辉煌成就,我们推出系列报道:《江苏人大60年》,今天播出第一集。

  [正文

  [配音]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一年,根据宪法,4087万江苏人民完成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普选,选举产生481名第一届省人大代表。

  195485,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江苏大地上落地生根,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当时,到会代表445名,***代表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

  [同期]江苏省一届人大代表    吴镇

  [配音]历经六十年风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也在不断扩大。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由乡直选逐步发展为县直选,由城乡不同比例发展为城乡一比一选举,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从举手选举到无记名投票。2007年,我省全面推广正式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制度,让选民的知情权进一步扩大。2011年,全省普遍实行期选民登记信息化,让老百姓的选举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六十年风雨兼程,江苏人大的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民主政治的各项进步。

  1979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订地方组织法,赋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开启了地方人大立法工作的历史进程。1980627,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城市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它的颁布施行开启了我省地方立法的先河。

  此后,在全国率先制订发展规划条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条例、软件产业促进条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慈善事业促进条例……这些创制性立法,显示了江苏这个改革开放较早、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地区,通过立法解决率先碰到的矛盾、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从探索到完善,江苏也逐渐形成了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立法指导思想,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备和高质量的法律体系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始终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从偏重经济立法,到加快社会立法,更加注重生态立法,江苏的立法更加均衡、科学,制度更加健全,规则更加完善。

  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法律条文修改向社会公布,召开立法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江苏的立法逐步向普通公众敞开大门,广纳民意,使立法更加民主,顺应人民的期待。

  [同期]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吕振霖

  [配音]监督是人大的另一项重要职责。1954年我省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人大行使监督权的开端。1984年底,省六届人大常委会发动全省70个市、县的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共2000余人,对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了历时3个多月的视察检查,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以纠正。这是我省人大首次以执法检查的方式,行使监督权。

  从听汇报、听报告,到开展执法检查,到对一府两院进行评议,再到开展专题询问,60年来,人大监督的内容不断扩展,形式不断丰富,力度不断加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对限制开山采石、打击伪劣农药、蔷薇河饮用水污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明查暗访、跟踪监督,都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近几年对大气污染、秸杆焚烧、机动车排气的连续监督,围绕保障房、教育、养老、农业对政府部门开展专题询问,无不是群众关心的焦点,政府工作的重点。

  [同期]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 高咏沂

  [配音]从第一届到如今的十二届,全省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认真履行职责,为民代言、为民办事,提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建议和议案,有些已写入国家法律,在中国历史上留上可圈可点的一笔。

  李玉坤代表最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国旗法议案, 1990年6月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国庆节开始实施。姜德明代表于2001年提出《关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议案》,并连续五年提出相关建议,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立法进程,为法律起草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邹建平等代表2012年建议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2014年终于获全国人大立法确立。

  而近年来,代表们提出的扶持改水攻坚工程的建议、对泗洪县西南岗地区实行整体帮扶的建议、加大农村区域供水推进力度的议案、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廉租房制度的建议、扶持苏北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建议、加强农村县级道路改造的建议,无不切中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呼应百姓民生的期待,对政府部门工作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同期]江苏省 届人大代表

  [配音]60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省委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开拓创新,有力地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江苏的贯彻实施,推动和促进了江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保障了江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也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人民用好权(二)

  创制性立法:引领发展实践      增添民生福祉

   

  [导语]

  地方立法,是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能。自有地方立法权以来,江苏人大将立法作为解决发展中矛盾和难题的利器,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使经济社会各方面有法可依,为推进两个率先,建设法治江苏发挥了巨大作用。

  [正文]

  [记者]我们现在是在南京市锁金村社区,今天省人大法工委就群众特别关心的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走进社区,听取基层老百姓的意见。

  [配音]当前,雾霾和PM2.5成为群众忧心的头等大事,立法防治大气污染被省人大常委会摆在2014年立法工作的首位。今年2月,《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起草完成,省人大有关委员会深入基层,反复征求意见,为提交常委会审议积极准备。

  [同期]南京市锁金村社区居民  许新华:这部法律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到老百姓当中去听取老百姓意见,这法律才有可行性。

  [配音]1979年被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江苏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将立法摆在人大工作的重要位置,一部部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造福百姓,影响深远。

  上个世纪末,苏南地区百姓吃水主要依靠地下采水,不仅水质不能保证,还导致地下水位下沉。2000年,《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出台,推动全省全面禁采地下水的同时,呼吁提高区域供水能力。这一决定出台3年内,苏锡常地区区域供水投资累计达到50多亿元,苏南群众提前十年全部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

  [同期]省社科院副院长、教授  刘旺洪

  江苏地方性法规在制定 过程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立足现实,凸 显江苏特色,体现问题导向,在不同时期,来解决和规范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创制性立法,主要就是在江苏,在其他 省没有,或者在全国没有。

  [配音] 江苏改革开放较早、经济社会发展较快,遇到问题也相对较早.自有地方立法权的三十多年来,江苏在全国率先制订了"发展规划条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条例、软件产业促进条例、慈善事业促进条例"等具有创制性意义的法律法规,显示出通过地方立法率先解决发展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立法、外向型经济立法、促进私营经济立法成为立法重点。1999年后,社会立法明显加快,义务教育实施办法条例、食品卫生条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等一批事关民生的法律法规先后出台。而当环境和资源的瓶颈约束日益凸显,关于长江严禁非法采砂、限制开山采石等生态领域的立法,逐渐进入立法视野……

  回看有地方立法权的这三十多年,从起步、探索,到逐步走向成熟、完善,江苏人大形成了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立法指导思想,共制定省级法规520件,批准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四个较大市制定的法规509件,打响了地方立法的品牌。立法的方式也与时俱进:从征集对法规草案的意见,到直接走进社区听取群众意见;从聘请专家咨询,到更大范围的立法听证;从立法后评估,到法案表决前评估......日益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的立法方式保证了立法的质量。

  [同期]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 王腊生:在实施性立法方面求细化,在自主性立法方面求特色,在先行性立法方面求示范,我们省的地方立法在全国是处在前列的。比较好的解决了地方实际问题,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用。

     

  为人民用好权(三)

  人大代表:担社会之责  增民生之福

   

  [导语]

  心系百姓利益,情牵国计民生。人大成立60年来,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各项法定职权,听民情、汇民意、解民忧、保民生,交上了一份令选民满意的履职答卷。

  [正文]

  【记者 杨惠娟】我现在是在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今天区人大代表李翠屏来到这里,向30多名选民进行述职。

  【配音   ) 述职现场,选民们的提问动真碰硬,直截了当: " 如何改变到街道办事找不到人的情况?""社区的菜场环境什么时候能够改善?"……民生保障 、镇村发展、"四风问题"成为聚焦的热点。

  选民反映的问题有"辣味",李翠屏代表的回答很朴实。"这个问题马上督促相关部门结办""解决不了的 问题也要想办法解决,反映的问题一定有说法"……面对选民的不解、质问,李翠屏还耐心的将问题的来龙去脉、相关情况向选民认真解释。

  【同期】南京市江宁区人大代表  李翠屏

  通过这个代表述职这块,老百姓和你面对面的谈这些事,听群众的呼声,听群众的心声,这样才能代好言,好好做好人民的代表。

  【配音】60年间, 从第一届481名代表,到第十二届的803名代表, 来自全省各地区、各民族、各工作岗位 的省人大代表们,以坚定信念与爱民情怀诠释代表之责,在尽心履职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一件件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有的已被写入国家法律,在中国历史上留上可圈可点的一笔: 

  2012,全国人大代表邹建平根据在深入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的各界群众加大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奠"的呼声,起草并提交推动公祭日设立的议案。这份议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并在20142月被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确认,"每年的1213被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李玉坤代表最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国旗法议案,姜德明代表连续5年提出《关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议案》,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立法进程;何建忠代表《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等5条建议均被全国人大采纳。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邹建平

  我想就是,作为一个人大代表能够很好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能单纯把他当做自己的一个头 衔,确实做人大代表的话,你要能够有一种责任心,能够为老百姓说话,能够来为国家来出谋划策,能够来更好 的参政议政。

  【配音】 60年间,十二届省人大代表共计提出214件议案、17952个建议;接待过选民的人大代表达7.8万人次;到2013年,代表议案建议办理 的办成率达到52%,满意率98.7%

  【同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 胡小前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经过60年的发展,走上了一条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对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对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都真正发挥了人大代表作为桥梁纽带的作用。

   

  为人民用好权(四)

  以监督促发展  以实效聚力量

   

  [导语]

  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六十年栉风沐雨,我省各级人大监督从无到有、从摸索到健全、从柔性走向刚性,在矢志不渝的接续奋斗中,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为巩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汇聚强大合力!【停】

  [正文]

  【配音】2014724,省人大常委会举行联组会议,就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询问,并首次通过电视直播向社会全程公开。 围绕30多个热点难点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及省人大代表代民发问,省农委、省林业局、省科技厅等12个厅局的相关负责同志一一回答以往"神秘"的省人大常委会, 原汁原味的展现在全省干群面前 。

  【同期】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薛建辉

  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询问的方式,能够更加直接明了,而且也能得到相关的答复。为我们省人大常委会还有省人大代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配音】从"问房""问教"再到"问养老",近年来,专题询问从尝试探索走向常态化,成为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监督的一个有效"抓手"

  而执法检查,作为人大监督的又一"利器",则保证了我省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根据统计,仅针对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各级人大就曾先后136次深入校园开展执法检查, 如今各级学前教育投入在教育经费中的占比比过去提高了1倍多,新建、改扩建1500多所幼儿园,缓解了24000多名幼儿的入园难问题。

  【同期】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贾白南

  通过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一个是推动了国家法律以及我们江苏省地方法规更加有效的落实。第二个方面是通过监督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 。

  【配音】60年来, 从1954年宪法确定人大监督的主要目标、范围、体制和形式, 到2007年《监督法》正式实施……人大监督工作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全面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并不断取得实效:1988年,省人大常委会就镇江谏壁电厂粉尘污染长江问题联名对省电力工业局提出质询,推动了长江污染问题的解决;2000年,在对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期间,督促政府严肃查处了100多件土地使用违法案件;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多次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决定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缓解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截止2013年,省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354项,开展执法检查44次,审查规范性文件205件,有力保障了法律法规在各地的实施.

  【同期】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院长 刘小冰

  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他顺应了民主法治的发展潮流,反映了执政党执政思路的一种变化,一种转型。

  第二点,一府两院接受人大监督以来,应该讲我们政治生态也是有了积极的变化,把一府两院这种权控制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第三人大把监督的重点放在这些民生领域,形成一种信任,互动的关系,这才是一个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福分。

  
【收藏本页】【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使用帮助|网站地图|网站概述|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