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专题专栏 > 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 > 征文纪实
三次专题询问,直击“三农”工作重点
2019-12-20 16:45:00    来源:人民与权力杂志    作者:蔡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涉农专题询问回眸

  我省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11月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此后每年都会选择一至两件议题开展专题询问。2014年7月,2016年7月,2018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三农”工作,通过联组会议分别就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三次专题询问,从现代农业发展依靠谁,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乡村振兴江苏怎么办的角度回应了社会关切,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对相关工作的战略部署要求。

  基础性、热点性、战略性是三次专题询问选题的基本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务工,谁来种地?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大量运用,如何种好地?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趋迫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2014年,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三农”工作首次专题询问选题上,选择了这一事关农业命脉,事关人民群众手中饭碗的大问题。

  时隔两年,从全国范围看,违规滥用兽用抗生素、屠宰病死畜禽,非法使用瘦肉精,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江苏人口密度高,是农产品消费大省,也是农业生产大省,尽管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平稳向好,但风险隐患仍然存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考核指标,首次明确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要考核内容。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推动相关监管工作瞄准更高目标,落实《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更严,回应群众吃得放心的期盼,是此次专题询问的初衷。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江苏有哪些部署安排,“三农”工作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推进乡村振兴还面临着哪些突出矛盾。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第一次采用询问的方式开展监督,选择了这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各界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把找准问题作为开展专题询问的关键抓手

  坚持问题导向,是做好专题询问工作的前提。重点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找准问题焦点、选准询问题目。

  围绕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情况,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永忠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先后赴9个县(市、区)开展调研,深入农村基层,走访农民和各类农业企业、合作组织,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了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调研工作中,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蒋宏坤带队开展调研,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等场所,与规模生产者、农民、农技人员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农产品准入准出制度建设和农产品质量监测检测等方面情况。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农委主任张京霞还带队到南京市江宁区暗访了部分农贸批发市场、农资市场,更加客观地了解农产品检测、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情况。

  2018年,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震宁将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关的省人大代表建议作为重点处理建议,牵头督办,并多次带队开展专题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主持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省政府及省发改委、农委等15家部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汇报,邀请专家赴部分市县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省人大常委会农委全面梳理汇总各方面反映的问题,最终形成涵盖24个部门,共49个方面的问题清单。

  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同时,省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公告、函件等形式,面向社会,面向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涉农省人大代表征集询问题目、征求意见建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请省农委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相关专家,设计了针对工商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干部、各级人大代表四类主体的调查问卷。请39个县(市、区)发放了3900余份问卷,全面查找问题,了解基层需求。

  把工作创新作为提高监督实效的助推器

  开展专题询问,包括选择议题、制订实施方案、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专题询问、跟踪督办落实等环节。为确保监督取得实效,在三次专题询问组织工作中,认真学习全国人大、各省和各市县人大专题询问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

  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原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到会报告工作、参加询问并作了表态发言。这也成为以后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工作的常态,安排副省长参加专题询问,被写入了《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此后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一次提出问题,副省长接受问询。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专题询问现场,协调了省电视台、省电台对询问活动进行直播,并邀请嘉宾点评,将专题询问最核心的“问答”环节呈现在了大众面前。这是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中的首次,此后的两次专题询问不仅有省电视台、省电台的录播,还增加了江苏人大网站、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的文字录播。有了更多、更广泛的群众见证询问,有利于将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开回答问题的压力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动力,有利于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我创办了巧妹子合作社、养殖园,融资太困难,不少合作社、家庭农场都存在这个问题。”2014年7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现场,基层省人大代表薛巧云通过录像视频向省金融办提出了问题。由此改变了过去提问限于常委会委员的做法,扩大了人大代表的参与,不仅请列席代表提问,而且首次通过视频把基层代表的声音带到省人大常委会议事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专题询问现场更是邀请了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共21位涉农人大代表列席,扩大了基层参与,提升了专题询问影响力。

  此外,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专题询问前,专门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围绕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了专题讲座,对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辅导,有针对性地提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审议质量。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专题询问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人大常委会农委副主任曹福亮在询问现场随机提出了农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方面的问题。

  把人大代表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专题询问的落脚点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结束后,省人大常委会农委主任吴沛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省人大常委会前两次涉农专题询问的主要应询人,这次转到幕后负责组织工作。以前应询要看寸把厚的材料,现在询问要看的材料更多。为了提高询问活动的实效性,本次询问结束后,我们将整理各位委员和代表在分组审议时的发言,结合询问内容,形成审议意见,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三个月以后,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将首次对应询的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检验这些部门究竟有没有履行承诺。”

  跟踪督办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是专题询问的重要环节。省人大常委会历任分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带队到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推动相关意见落实、问题解决。此外还将专题询问相关的问题,作为下一年度的代表建议督办的项目,进一步提升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

  2015年,财政政策的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引入区域共同基金等无抵押、担保新模式,对信用较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纯信用方式发放贷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利润额逐年增加,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7年初,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印发,基层安全监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全省“三品一标”呈现健康有序发展态势……全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规模以上农业生产主体可追溯率,监管覆盖率稳步提升。

  2018年9月,省政府召开推进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随后,《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省政府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见》等一批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全省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加快落地。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之际,总结回顾涉农专题询问工作,既有助于“两个机关”建设,也有助于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涵,进而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推动乡村振兴这一长期历史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编辑:拾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