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专题 > 2019年度江苏人大新闻奖评选 > 获奖作品 > 二等奖 > 正文
口述历史话初心
2020-12-22 17:36    来源:现代快报等    作者:薛斌 马淑敏 徐洪春 马静 舒皛 尚世钰等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从今天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与本报合作,开设“口述历史话初心”专栏,以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的10位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口述历史”的形式,讲述“人大故事”,展示“履职变迁”,叙说老一辈人大工作者“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激发新一代人大代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为民热情,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陈宁珍:因热心集体当选代表,因积极发言受到市长签名鼓励
当代表是一阵子,为民服务是一辈子
  【人物简介】 陈宁珍,1933年8月出生,曾任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二、三、四次会议代表。
  【口述原声】 我大概是在1950年,当选为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
  当选时,我是汇文女中的学生,南京解放那一天,早上我去上学,看见好多当兵的整整齐齐地躺在马路边、人行道上,在那睡觉,也不打扰老百姓。一问同学,才知道那是“解放军”。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我当时只是一个学生,更多道理也不明白,只是觉得领导这支队伍的“党”对咱老百姓也会很好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朴素想法,我一有机会,就会跟大伙讲“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新中国好”。那时候,学校有两名“党的宣传员”。我虽然不是党员,却因为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成为其中一名宣传员。我这人还有个“毛病”,别人有啥事,我比谁都上心。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还推选我担任了学校的学生会副主席。
  我担任代表的这届“各代会”是1950年10月成立的,先后召集6次会议,我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会议。大概也是因为我对集体的事比较上心,小组开会时,代表之间素不相识,却“不约而同”地推选我当组长。
  有一年,我在南师大召集小组开会,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会后,去向市长汇报小组讨论的情况。代表们“当家作主”意识很强,会场座位坐得满满的,发言非常积极。也许因为我虽然年轻,但发言非常踊跃,柯市长特意给我签名,以作鼓励。说实话,当代表的时间并不长,但对我的影响,却是终身的、一辈子的。我经常问自己:你为什么能当选代表?是因为你积极与党“站在一起”、热心帮大家服务。不当代表了,我也经常用这两条来“提醒提醒”自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无论在什么位置、担任什么职务,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现任代表感言】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浦口霞光幼儿园园长蒋宇霞:作为人大代表,我们应当经常问自己,“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谁投票选举了我们”“应该为选举我们的人做什么”。只有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心中装下“那些给我们投票的人”,才能履职目标更清晰、为民做事更自觉、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这就是陈老的经历给我最大的触动。
 
刘金如:自降工资与企业共渡难关,得到群众信任
莫忘代表前面还有“人民”二字
  1929年出生的刘金如,在24岁那年当选人大代表。为了和企业共渡难关,他自降三分之一工资,一领就是30年。9月6日,“口述历史话初心”专栏走近人大代表刘金如,听他叙说老一辈人大工作者“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
  【人物简介】 刘金如,1929年出生,祖籍镇江,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央商场工会主席兼市绸布业行业工会主席。
  【口述原声】 我是1929年出生的。大概在1953年当选人大代表的,当时我才24岁。那时候企业经营状况不太好。工人“吃粥减薪”,与企业共渡难关。个个都挺踊跃,有的主动减3块,有的要求减5块,一下减了10块钱的已经不多了。那时候一分钱就能买到一根油条,10块算是一笔“巨款”了。我当时的工资是65块。我主动找到组织,要求自己工资减20块。这份工资,我一领就是30年,直到1983年才调到65块。
  再后来,我就当选了人大代表。我想,可能是党组织和群众看到我夙夜在公,累得吐血,加之主动降薪,也有关系。大伙一看,你如此辛劳,无私奉献,没有私心,就投票给你吧。那时候,是等额选举,两个候选人产生两个人大代表。一个候选人是我,另一个是刚成立的新百产生的。我得是99.8%,新百的候选人是99.6%。这两个数字,快70年,我依然清楚记得,因为这就是群众的信任。作为人大代表,必须时刻记得这一点,群众的信任辜负不得!
  就这样,我通过直接选举,成了白下区人大代表,再通过间接选举,成为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人大代表,不要求待遇,只有责任。当时连参加人代会都是自己掏腰包买笔记本,记录好了回单位传达。刚好咱们组里有个代表是中华剧场的,就跑剧场去分组讨论了。
  尽管条件很苦,我依然为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感到很骄傲。我尤其自豪,通过我们的选票,选出了当时的市长。我记得,选票统计就在南京会堂门厅的楼上进行的,会议室里就一个条桌。当时我是选举委员会委员,现场见证了选举结果的产生全过程。
  现在回头看看,我就觉得,咱们的人大代表必须没有私心,为了群众勇于奉献自己;咱们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要及时把大家的冷暖向党反映。只有做到这两点,才算是合格的人大代表。
  【现任代表感言】市人大代表、秦淮区洪武路街道龙王庙社区党委书记徐水兰:刘老的经历,让我对“人大代表”的真实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千万别忘了代表全称里还有“人民”二字,要切实履职尽责,切莫辜负了那两个字。
  出生于1924年的张海萍共担任三届市人大代表,干了15年,他用行动表明“监督是人大代表的天职,不履行就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9月7日,“口述历史话初心”专栏走近人大代表张海萍,听他讲述履职的故事。
 
担任三届市人大代表,干了15年
张海萍:人大代表要敢于监督
  【人物简介】 张海萍,1924年11月出生,镇江人。南京市第三届、五届、六届人大代表,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曾任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
  【口述原声】我是1924年11月20日出生的,再过两个月,就95岁了。我1942年参加工作,在苏北盐阜区行政公署财粮处,做粮食总会计。我打算盘又快又准,眼睛都不看算盘,噼里啪啦就打出来了,从来没有错过账。后来,组织上安排我当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可能跟这段经历有关系。
  我大概是1958年当选人大代表的。家住玄武区的公教一村,最初当选的是玄武区人大代表,后来当选市人大代表。1958年9月24日,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在长江路的人民大会堂开的,开了一天半。我是第一次参加人代会,60多年了,那个场面还记得一清二楚。
  当时,我在市财经委工作。政府用钱都要经过审计室审查,哪些东西能报销的,哪些不能报销的,批准了才能开支。那个时候,我年龄不在,但是有人大我去个这个身份,市政府领导是相当尊重的。当时,包括市长在内的好多市领导,到我家方便得很,他们会问我,政府最近想做什么事情,哪些钱能不能开支,是否通得过人大监督,等等。
  这些市领导年龄比我大,职务比我高,为啥对我那么尊重?不是我个人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我有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有监督政府的这个职责。
  我担任市人大代表,一共三届,当了15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政府有什么问题,人大代表要敢于监督。政府是在党领导下、由人民选出来的,我们相信“上至市长,下到工作人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信任不能代表监督。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履行好这个职责,帮助政府更好地为人民做事,否则就是失职,就辜负了那些投票给你的群众。
  【现任代表感言】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主任汪旭东:平时,我们向政府提建议意见时,总担心人家认为我们“不相信政府”。张老说“信任不能代表监督”,掷地有声,让我豁然开朗。监督是人大代表的天职,不履行就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鲍昭恺: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是为民做事的责任
  在担任南京市人大代表的15年里,鲍昭恺提了148件建议和议案,平均每年近十件,两项民生建议成年度“1号建议”。他说,人大代表不是荣誉,是为民做事的责任。
  【人物简介】 鲍昭恺,1945年出生,上海人,南京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
  【口述原声】 “市人大常委会的玻璃大门,迎着春风打开,永远向人民敞开坦荡的胸怀……”这首名为《神圣的玻璃大门为着人民敞开》的诗,是我在1999年冬天写的,在咱们市人大常委会的新春联欢会上给大家朗诵的。之所以创作这首诗,就是因为百姓选我当代表后,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有感而发。
  这种使命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大代表生涯。15年期间,我总共写了148件建议和议案,其中有两件建议,一件是《产权证和土地证两证合一》,还有一件就是《保护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刻不容缓》。这两件分别是在十一届、十二届人大期间提出的,当时都被列为了“1号建议”。
  “两证合一”的建议,我很早就开始关注了,跑了很多城市去调研,之后又跑到市房产局、土地局,和他们协调这个事。因为当时一些条件不成熟,建议没有被采纳。
  但我没放弃,连续几年围绕这个问题继续调研,继续提建议。即使我后来不再担任人大代表了,还是关注着这个问题。大概是2016年,咱们南京终于实现了“两证合一”,我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时,开心了好几天。我相信,这其中应该也有我当年的不懈努力吧。
  我的职业是教师,但自从担任市人大代表后,我的视野就不仅仅在教育领域了,事关百姓的大大小小的事,我都上心。我认为,身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定要对得起选民的信任,要有职责意识,要用心去做事。就像我在这首诗里写的:人大代表岂能仅仅是荣誉,行动在升腾中闪烁着奉献的色彩……
  【现任代表感言】 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石莉:鲍老在15年的人大代表期间,平均每年提出近10件议案建议,“高产”的背后,是他深深为民、爱民的情怀。作为现任的代表,我们应该要有这种浓浓的民生情怀,有一种“群众难题不解决不罢手”的“死磕”劲儿。
 
从北京“请”回国徽,每逢开会,小心翼翼地抱到现场
郝伟:这枚国徽见证了南京人大的成长历程
  南京人大“口述历史话初心”专栏,以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的10位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口述历史”的形式,讲述“人大故事”,展示“履职变迁”,叙说老一辈人大工作者“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今天 ,专栏迎来第十位口述者。
  出生于1954年的郝伟,曾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老干部处处长。说起南京人大“过去那些事儿”,他想讲讲自己与南京人大会议室里那枚国徽的故事。
  【人物简介】郝伟,1954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曾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老干部处处长。
  【口述原声】 我叫郝伟,对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这枚国徽的感情是难以割舍的。每次凝视它,往事便一件件在我脑海里掠过。
  那是1980年12月28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首届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那时,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不足20名,与市政府办公厅同在一个面积不到1500平方米的小楼里办公,最大的会议室只能容纳20来人。
  为此,我们每次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就要到处租借会场。更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作为地方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象征——国徽,每次开会都要向友邻部门借用。
  1982年,现行的宪法和修订后的地方组织法颁布实施,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有了明确规定。更值得高兴的是,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到北京机械厂定做一枚国徽。
  生产厂家是国家指定的,不用担心国徽的规格和质量。我们唯一担忧的是,国徽系金属铸造而成,容易被碰撞受损。我和几位同事承担这项光荣的任务,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把近10公斤重的国徽精心包装好。运输途中格外小心谨慎,倍加呵护,举止神情都望之俨然。回到单位打开包装,国徽秋毫无损,光彩照人,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仿佛看见一轮鲜红的太阳,希望在升腾!
  从此,每逢召开常委会会议,我们都要抱着国徽前往租借的会场。会议结束,我们再把国徽小心翼翼地带回,妥善地收藏在自己办公室里。虽然辛苦点,但能和国徽形影不离,让我们感觉拥有一份神圣的事业,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如今,党的依法治国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枚国徽放射出的耀眼光芒,一年比一年绚丽。有多少重大事项决定、多少人事任免、多少地方法规,在这庄严的国徽下生效啊!。这枚国徽,数计着南京民主法制建设前进的步伐,感受着时代发展的气息。
  【现任代表感言】市人大代表、溧水区中医院副院长周海森:这枚国徽,照亮了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南京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我们每位人大代表的履职,都因为这枚国徽的注视而更显神圣。惟有尽心为百姓履职,为人民代言,我们才能为这枚国徽增添更加光辉的色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