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专题专栏 > 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 > 各地动态
40年绘就壮美民生画卷——盐城市大丰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职全面推进民生工作历程
2019-09-04 15:30:00    来源:盐城市大丰区人大    作者:黄冬霞 左琛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段话,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盐城大丰人大常委会一干就是近40年。

  1981年1月大丰县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大丰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成立。近40年来,大丰人大常委会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大丰实情,坚持民生导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把推进民生改善落实到依法履职的全过程,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绘就了一幅幅壮美的民生画卷,大丰人民的幸福感日益提高。

医疗卫生,兜住百姓稳稳的幸福

  民生,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医疗则是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近40年里,大丰人民从“有病不敢医”到“人人享医保”,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健全发展,大丰人大常委会用实实在在的履职给老百姓兜住了稳稳的幸福。

  “上世纪60年代,物质短缺,医疗设施也简陋,勉强维持穿衣吃饭就不错了,生病都是找些偏方救急。”南阳镇的陈秀萍回忆起40多年前的情景感慨道,直到后来有了医保。大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波介绍说:“2004年,大丰人大常委会全面助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启动,教科文卫工委多次邀请部分代表组成调研组对全区农村医疗情况进行调研摸底,农民开始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使农民的就诊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明显减少。之后,区人大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监督大病保险制度的建立,居民医疗报销标准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农村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室提档升级,诊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器械也从过去的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老三件”发展到现在的CT、B超和心电图等,医疗服务供给日益增加。

  “进入21世纪,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老百姓的看病就医服务有了质的提升。”江波给笔者看了一份大丰人大常委会工作日志上记载的一组数据:

  2012年5月22日,大丰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大丰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大丰市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办法》、《大丰市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法》等多个文件,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提出了审议意见。

  2013年市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沈菊兵等11位代表提出“关于整合资源、加大对城乡居民大病救助力度”的代表议案,被确定为1号议案。

  2013年6月,大丰区启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形成《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研报告》。

  2015年,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工作。

  ……

  “人大代表为人民”这是大丰人大常委会主任范大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亲民为民的情怀,大丰人大常委会不断推动全区镇村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医疗项目不断拓展,在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历程中留下一个个清晰的印记。

文化惠民,绘就百姓文明色彩

  走进大中街道朝阳社区服务中心,二楼多功能活动室传来阵阵欢快的音乐声和爽朗的笑声,今年58岁的朱志凤和广场舞队伍的姐妹们正在排练刚学的健身操。“三四十年以前,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文化生活。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活动多种多样。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各种设施都有,而且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我不仅加入了广场舞队伍,而且代表社区参加广场舞大赛、登上百姓星光大舞台,也算圆了年轻时候的‘明星梦’。”

  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直是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重点, 2016年年初,在大丰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10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研究,被确定为1号议案。同时针对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一次次深入调研、一遍遍征求选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一项项文化惠民工程项目,作为全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政府列出了文化惠民的“硬性指标”,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大丰文化高质量发展亮点频现:2013年7月,百姓星光大舞台“周周演”正式启动对外演出,并在2015年盐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百姓星光大舞台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除此之外,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群众文艺调演等多个文化活动品牌以及新丰镇荷兰花海郁金香文化、大中镇梨文化、白驹镇水浒文化等10多个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为群众呈上丰盛的“文化大餐”。

  2017年4月,建筑总面积1.7万平方米、投资近1亿元的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全区实现以区图书馆为总馆、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农家书屋(社区)为服务点的三级总分馆网络,各镇、村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均达到国家级标准……一批又一批“接地气”“有人气”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惠民工程,展现了大丰群众文化的勃勃生机,也展现了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文化强区的丰硕成果。

  以文惠民如春雨,以文化城润无声。“40年来,大丰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推动全区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未来也将一如既往地以更高的品质滋养群众,引领城市向上发展,绘就更美的大丰色彩。”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国新说。

交通建设,百姓走上幸福路

  从“用双脚丈量”到家门口即将建起高铁站,从“出趟村就是出远门”到“村道上公交车招手即停”……40年来,大丰人大常委会见证着大丰居民出行方式的巨大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大丰人通过日新月异的交通大环境,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和变迁。

  “大丰人大常委会刚成立时,我区交通几乎是从零开始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范大玉说, 1980年,大丰城区只有商业街一条公路,人民路还只是一条小小的河沟,正开始着手修建。当时群众出行几乎都靠步行和自行车,沙土路居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事。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的“先行军”。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和地方发展需求,如期向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区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交通建设视察计划,制定跟踪监督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成立交通建设跟踪督查小组,每小组由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组成,每月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察看现场、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集中视察和监督检查。通港大道、疏港航道、临海高等级公路、省道226大丰北段、省道332大丰东延段,开工建设盐淮高速盐丰高速、省道351……一批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都离不开大丰人大常委会的火眼金睛。每到一处,视察人员都详细了解项目投入、资金政策、工程进度、建设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与政府部门陪同人员、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同志共同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汇聚各方力量为项目建设把脉会诊、献计献策。

  “十一五”期间,全区新建、改建各类公路1200公里,等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183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0多座。“十二五”期间,全区完成一级公路里程100公里以上,等级以上公路2200公里以上,建成覆盖全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交通投资54.55亿元,全区公路总里程3780公里……一组组数字见证着大丰全区范围内日益丰盈和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网”越织越密,“幸福路”才能越走越畅。经过一轮轮的交通大建设之后,大丰将真正实现“外联内通”,大丰区人大常委会也将继续加大监督力度,把连续性、跟踪式监督贯穿于交通项目建设始终,以有力有序有效的监督保障交通项目实施,而这些交通要道也将转为“经济通道”,让大丰的发展迎来多重机遇,让大丰人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