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人大:人大代表“打头阵” 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2019-06-24 09:36:00   来源:盱眙县人大    作者:阮泽早   

  2018年,盱眙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试点县之一。自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盱眙县聚焦目标定位、积极探索创新,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山爸山妈”、“爱心系列”、“满城尽是红马甲”等多个实践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一定影响,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使广大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凝聚着盱眙县各级人大代表的心血和付出,他们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号召,闻风而动,在文明实践活动中“打头阵”,在基层实践活动中“守初心”,人大代表以率先、领先、争先的“代表行动”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贡献“人大智慧”,彰显“人大力量”。

陈连红:让“善道盱眙”铿锵前行

  今年4月15日一大早,家住盱眙县穆店镇的人大代表陈连红就收到一条信息,她资助的孩子邱玲玲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孩子特地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陈连红,陈连红感到十分开心,象这样的孩子,陈连红前后就捐款资助了五十六个。

  今年49岁的陈连红现任盱眙县良种场场长、党支部书记,同时还是盱眙县爱心公益协会会长。三岁的时候陈连红就失去了母亲,家境十分贫困,是街坊乡邻的一粥一饭养活了她。正因为是在别人的帮助下长大,所以长大后她又想着如何去帮助别人。所以三十年来,陈连红用爱心、善举,伴随着自己一路前行!学生们都喊她是“知心姐姐”,孩子们说她是“爱心妈妈”。她以自己绵薄之力,用真挚的母爱去滋润一颗又一颗残缺的心灵。

  少年沈小军父亲离世前,他就患上了轻微精神抑郁症。父亲去世后,他的病情加重。她就经常去看他,送去米面油盐、生活用品,还把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还教他学习做家务,帮助他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经过大半年的倾情关爱,孩子的抑郁症明显好转,她还四处为他求医问药,为他购买药物。如今,沈小军已经康复,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每次见到陈连红都会说:陈阿姨,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会好好生活,回报社会的!

  胡金霞曾经是一名乡村医生,因为家庭变故导致精神失常。陈连红得知情况后就联系几位爱心志愿者开车把她送到南京,自己掏钱到精神病院为她治病。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胡金霞吓得大哭大叫,根本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谁都拉不住。陈连红紧紧的抱着她,对她说:“别怕、别怕,只要有姐姐在,没人敢伤害你。”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胡金霞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当陈连红与志愿者再次开车来接她回家时,胡金霞在众多的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陈连红,冲过来一把抱住她,手里的香蕉谁也不给,就一个劲往陈连红的嘴里塞,不地叫着:姐姐好!姐姐吃!见到如此场景,陈连红觉得:再累也值得了。

  开展“善道盱眙,情满校园”活动是陈连红每年必做的一件事。她跑遍城乡四十多所学校,为全县一百多名留守儿童送去了浓浓的爱心!三十年来她带领爱心协会人员走社区、进乡村,为特殊人群进行心理辅导,资助扶贫,双管齐下;还把服刑、帮教人员的子女,当成自己的亲人,用一条真诚的“黄丝带”,连结起一颗颗受伤的心灵。每逢中秋、重阳、春节,她都会在敬老院里陪着孤寡老人,过节、谈心,包饺子、吃月饼,就像是他们的亲闺女。2018年,陈连红成功当选为“中国好人”就是对她三十年爱心坚守的最好褒奖。

董在兵:留守儿童的“山爸”

  盱眙县河桥镇仇集地区,群山环抱,散落着许多小山村。在朱留村,刘阳6岁时,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贫苦生活,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爸爸为了给刘阳挣学费,南下深圳打工。在今年15岁的刘阳心里,爸爸每年就是暑假和过年能回来,而且回来的时间都很短。在刘阳记忆里,最开心的一次是爸爸从深圳回家,带他去了一趟盱眙县城,吃了一顿肯德基。像刘阳这样的盱眙县留守儿童达八千多人。

  2016年起,盱眙县实施“1+1=2”文明实践关爱工程,打造“山爸山妈”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特色品牌,深入开展“每天一次看望问候,每周一次沟通交流,每月一次家庭聚餐,每学期一次亲子郊游,每学年一次节日陪伴,形成以真情关爱为主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五个一”关爱活动,为每名留守“山里娃”选配一名“山爸”和“山妈”,组成一个“爱心家庭”。身为镇人大代表、河桥中心小学校长的董再兵就是众多“山爸”中的一员,在这方面,董再兵付出的更多。

  为了扩大“山爸山妈”志愿者队伍,在实施教职工结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同时,董再兵还动员本镇其他党员干部、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成为“山爸山妈”。通过为留守儿童建立“父母联系方式登记卡、成长记录卡、爱心联系卡,设立亲情热线”等“三卡一线”机制,确保留守儿童能与父母保持及时联系,也方便父母能够随时掌握儿童成长情况。为引导“山娃”健康积极成长,董再兵还组建由教师、志愿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组成的健康心理咨询师队伍,努力成为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填补孩子的亲情空缺,关心他们的情感生活,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这些留守儿童得到不是父母甚是父母办的照顾,让孩子们享受到社会、学校、爱心人士带给他们家庭般温暖。

姜燕:助人为乐的残疾人“专员”

  姜燕是盱眙县人大代表、穆店镇残疾人专职委员,2012年当选县人大代表至今已经是连续两届,她深知人大代表既担着党和政府的殷切嘱托,又系着人民群众的深切厚望。做一个优秀的人大代表,是她不懈的追求。

  弱势群体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穆店镇桥东村的杨春霞,曾经是一位怀揣着梦想的漂亮姑娘。就在她为梦想努力前行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刚结婚不久被查出患有股骨头坏死,手术及术后治疗需要大笔的资金,对于这个刚组建的小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丈夫自知无力承担弃她而去,残酷现实犹如晴天霹雳,身患重病的杨春霞陷入了绝望,只好孤身一人回到了娘家。父母都年迈已高失去了劳动力,由于没钱医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不能行走。姜燕得知这些情况后,经常上门对杨春霞进行心理疏导,让她走出困惑面对现实。不久便给她配备了轮椅和拐杖,对她家卫生间做无障碍改造,解决了上厕所的难题。帮她填写评残申请表格,会同有关部门把她家纳入农村低保户。姜燕的爱心义举使杨春霞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杨春霞拉着动情地说:“这辈子就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好人,谢谢你使我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了使残疾人心声和愿望反映的渠道更为通畅,姜燕经常拖着疼痛的双腿走访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劝她说:“你自己因小儿麻痹症而腿有残疾,应该多注意休息啊!”姜燕拉着丈夫的手,笑了笑说:“没事,我就是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向大家证明,残疾不等于残废,残疾人不应该是家庭的负担,更不应该是社会的负担,他们一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姜燕视残疾人为亲人,了解他们的所盼、所急、所需、所愿。他们的家庭情况清楚、残疾状况清楚、经济情况清楚、工作情况清楚、生活情况清楚……通过摸排先后为285名残疾人申办了新式残疾证,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使他们从中学到一技之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使残疾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少了许多障碍,从根本上保障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助力全县残疾事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拾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