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代表风采 > 正文
秦光蔚代表:只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21-03-10 23:00    来源:人民与权力 | 原文链接    作者:刘昌宝
  那一年,父亲42岁,就把生命的句号画在了苏北这片土地。这一年,她刚20岁,就在这片土地上,沿着父亲踩过的田埂,走成了父亲的样子——成为一名“农口人”。
  她叫秦光蔚,是上海姑娘,10来岁到盐城,成为苏北大地的女儿;是农业专家,也是农民的“知心大姐”。她又叫“人大代表”,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一次次把“土壤声音”带到两会上,提交建议和议案30余个,大部分建议内容被采纳。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这些荣誉,是对她心系人民、情倾大地的最好评价。
  父亲守护的这片地,是党对农民的承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总书记的话,一直回响在秦光蔚耳畔。出生在60年代初的秦光蔚,依稀能够感受到那场大饥荒的印记,感受到老百姓对吃饱饭的渴望。
  孩提时,秦光蔚只知道,靠土地才能吃饱饭。长大后,秦光蔚才知道,土地问题牵着民生福祉,连着江山社稷。只有让农民真正拥有肥沃土地,党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而让秦光蔚明白这个道理的,正是父亲。
  父亲出生在党诞生的地方——上海,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偏远的农村,一心扑在了这片盐土地里。秦光蔚感慨,从党的诞生地到这片土地上,就是这样的特殊缘分与生命轨迹,父亲参与并见证了一个政党对农民的承诺。
  从小就坐在父亲自行车后面穿田入户,秦光蔚在心中埋下了对乡土的美好记忆。1985年,她没有报考那些能去繁华都市的专业,而是怀着梦想来到盐城农校,毕业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这片土地。
  成为农业工作者,成为共产党员,秦光蔚想得越来越透彻——原来,从没有哪个党,能像我们党这样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小岗村大包干”,再到免除农业税……共产党革命收回了的土地,重新“还”给农民,才换来了民心。
  “既然土地是党与农民的纽带,那作为共产党员就有责任守护好土地。”站在这个维度,秦光蔚彻底理解了父亲——
  想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这样忙碌,一年到头,几乎天天下乡,早上蹬着自行车出门,晚上驮着星星月亮回家。老乡们说父亲,远看像卖炭的,近看是农技站的。忙成这样,父亲似乎没做什么“大事”,哪家的肥要堆了、哪家的小麦病了,倒是一口清。
  想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这样无悔——父亲打农药除虫时,中毒伤了肝,之后拖着身子四处看病。看着父亲痛苦,正上高三的秦光蔚心疼得直掉眼泪:为了工作两地分居,顾不上家,还染上了病,值吗?父亲用生命回答了——值!
  提及父亲,秦光蔚不能自已,眼中泛光。这些年,父亲的光一直照着秦光蔚。这束光,是父亲的光,是共产党员的光。而今,秦光蔚用这束光把自己点亮,照出了她身上一名共产党员该有的样子。
  把好技术送给农户,是我对土地的誓言
  上次回家看母亲,秦光蔚还在翻看父亲当年的笔记本。本子一直被母亲视为宝贝藏起来。其实,本子里记的不过是父亲的工作笔记。当时很多农民不识字,父亲就把农技知识画成图表,变成了“手绘版”的说明书,密密麻麻,十分详细。
  秦光蔚对笔记本念念不忘,则是因为其中还写有父亲的遗憾。临别前,父亲就一直叨念,一辈子的遗憾就是没给老百姓把技术传好。“身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就应该把最好的技术送给农户!”这是秦光蔚对父亲的承诺,也是对土地的誓言。秦光蔚记得当年父亲有三件宝——挎包、搪瓷缸、毛巾,随身带着,随时下乡。现在秦光蔚也有两件宝——运动服、运动鞋,随时换上就能进村下田。30多年来,运动服坏了一件又一件,运动鞋破了一双又一双,秦光蔚趟过了数不清的田、踩过了看不到头的埂,与土地越来越近,与农民越来越亲。
  老乡们也欢迎,看着秦光蔚裤脚一卷就下田,和她父亲当年一个模样,打心眼里信得过,有啥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她,没事也喜欢和她唠几句。
  盐城市射阳县合德镇的郑友东,种了几千亩蔬菜,生产的紫甘蓝等蔬菜热销上海,还办起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名声在外的全国劳模。郑友东的成功,离不开十多年来随时提供技术支持的“土壤医生”秦光蔚。
  “由于郑友栋的合作社比较远,过去遇到问题也不能随时见面。现在有了网络,拿起手机就可以视频,第一时间网络问诊。土质好了,才有蔬菜的好品质。”秦光蔚说,现在的网络让她“下乡”更快了。除了移动网络,秦光蔚的“技术下乡”还有两张网——
  一张是“人才服务网”。创新农技推广“三点”工作法,组织盐城市耕保系统专家到村指点、技术人员到片挂点、业务团队合力建点,技术指导的到位率越来越高。
  一张是“技术传授网”。定期举办基层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参加的培训班。在盐城市所有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示范区,示范推广新型肥料、农机具等技术。
  跬步不息,终致千里。在秦光蔚一茬茬技术人员推动下,盐城市中低产田占比从八十年代的80%—90%下降到40%以下,亩产水稻约1300斤、小麦约1000斤,产量大幅提升,书写了一段精彩的“盐土改良史”。如今,盐城一个市的粮食产量,就占全国的1%。
  尽管成绩喜人,秦光蔚的脚步并没有停歇。每年盐城新增10多平方公里滩涂。如何用好大自然的这份馈赠?秦光蔚带领团队在耐盐生物规模化生产技术上克难关、走新路,成功试验栽培了蓖麻、海蓬子、菊芋等耐盐作物,让昔日荒滩变成了种植户们的“香饽饽”。
  守好耕地质量红线,是端牢饭碗的希望
  查干诺尔湖,蒙古语中是“白色的湖”,曾经湖光草原令人神往。然而,秦光蔚2006年第一次到来,却不由心头一颤——彼时的查干诺尔湖,由于降水量减少,部分湖面已近干涸,周边沙化。
  秦光蔚像是触电一般,脑海里瞬间蹦出一个念头:湖面都能变成沙?家乡的土地如果不从现在开始保护,土地质量也会下降,即使没有变成沙,产量下降了,也会影响吃饭问题。
  由此,保护耕地的意识开始在秦光蔚心中觉醒。与土壤打交道多年,秦光蔚更加清楚,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质量建设投入不足,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打响耕地质量保卫战刻不容缓。
  这场战斗,秦光蔚始终冲在第一线。她立足岗位积极主持开展有机肥应用、秸秆还田专项监测,对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情况开展重点调查,并开创性地撰写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技术报告》,每年向省农委、市委市政府等提交,有效促进耕地质量监测成果向实践应用加速转化。
  “耕地保护,数量是基础,质量是根本。全国耕地数量有‘不少于18亿亩’的红线,但对耕地质量保护却缺少硬性指标……”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秦光蔚提出的第一份建议,就是“关于尽快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的建议”。
  这些年,秦光蔚提出建议和议案多数与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相关。让秦光蔚欣慰的是,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她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坚守耕地红线”之后新增了一句“提高耕地质量”,这一提法在此前历年报告中从未出现过。
  今年也不例外,她带来了关于制定《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议案,以及推行“田长制”保护耕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等方面的建议,真正将“守护耕地质量,就是守护民生”落在代表履职实践中。
  秦光蔚对土地的保护,像是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一粒沙都容不下。她有一个习惯,只要看到土地上有碎石瓦砾,都会随手捡走。一次检查工地,秦光蔚看到回填耕地的土中含有大量垃圾,她毫不迟疑地冲到最前面,当场喊停。施工人员强硬抵触,她始终不退半步。
  “人们常常只闻稻米香,只夸果蔬甜,却忽视了生长滋养它们的土壤。大地母亲没有风花雪月,只有默默奉献,但我们不能忘记是她养育了我们。”秦光蔚动情地说,“敬畏土地,感恩土地,呵护土地,只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