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代表专访 > 正文
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做文章下功夫
2021-03-07 23:05    来源:人民与权力 | 原文链接    作者:赵杨洋 微之
  兴国之道,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引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日益成为促进国内区域发展、城市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十四五”时期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近年来,在人才强国战略引领下,江苏上下从全局的高度,相继出台人才新政,将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人们日益认识到,谁拥有人才,谁就掌握了技术突破和产业革新的枢纽,谁就把握了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的先机。
  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不少代表将目光聚焦于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继续做文章下功夫,给予劳动力和人才归属感、获得感,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才能让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李鸿彬:优化基础教育科技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环境
  对于多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学处副主任李鸿彬而言,看到孩子们能够顺利考入理想大学,他打心底里替孩子们感到开心。但同时他愈发意识到,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时学制、考试要求、较为统一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升学政策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不能顺应英才的成长规律和发展要求,制约了英才学生的脱颖而出,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品质等常常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培养,因材施教难以真正落地。
  “为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已然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需要,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对英才学生早发现、科学有效地培养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李鸿彬建议,建立早期发现英才学生的良好机制,明确英才早期识别的多个维度,科学设计英才学生的培养体系,有效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对英才学生设置更为灵活的相关政策,允许跨学段、不同步、跳年级安排学习,能自主选择下学段的学习,让他们能一直处于‘吃饱吃好’的状态中;允许在英才学生较为集中的地区或学校能根据学生特点,组建班级或小组等学习共同体,提高英才学生培养的质量与效益。”
  在李鸿彬看来,营造民主、科学、自由、自主、包容、平和、各美其美的教育氛围,着眼全局与长远,用多把尺子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应成为未来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关键,倡导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让不同学生能学习不同的内容,更好地实施个性化教育。
  同时,李鸿彬提出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的长效机制,将培养的主阵地设在中学,畅通大师进校园和学生见大师的良好通道,打通初高中、中学大学师资聘用的通道,培养能识别英才和进行英才培养的师资队伍,让每一个英才学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成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杰出人才。
  秦光蔚:完善基层农业科研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自1987年工作起,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秦光蔚便坚守农业生产第一线,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指导全市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长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愈发让她感受到农业科技人才是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在调研中,秦光蔚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对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需求日益增长,现行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难以解决基层农科所面临的创新型学科带头人孵化力度不够、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之间人才流动机制不畅等问题。
  对此她建议,优化地市级农科所人才资源配置结构,进一步向基层一线科研人才倾斜,加强创新型学科带头人孵化力度,完善制定适应新形势基层的高级职称评聘标准。同时,畅通地市级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人才流动机制,将农业科研系列与农业推广体系的职称兼容互认,拓宽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通道,并加强地市级农科所复合型和多学科交叉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大地市级农业科技人才的专题培训、挂职轮岗、学习交流、驻点蹲点的力度,提升新时代地市级农科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付红玲:加强培育创新型人才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苏云意电气生产的智能电源控制器作为进口替代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逆势上扬。尝到自主研发带来的甜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红玲将在全国两会上重点关注创新人才培养的话题。她认为,培育优质研发团队,扩大品牌影响力迫在眉睫。
  “企业需要能够真正做到正向研发的工程师,提出自己的产品设计构思,但是从这几年的招聘情况来看有些不尽如人意。”付红玲表示,今年准备的建议是推动教育部门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着重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培育创新思维、锻炼实践能力。她建议,引入多元化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一成不变的评价体系。
  “不仅是学校,企业也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让新员工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激发员工学习兴趣,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去年,付红玲用一年时间,与公司人力部门负责人共同搭建起新入职员工培养体系,通过汇编产品知识手册、聘请外部专业老师培训、阶段性攻关考试等方式,将新入职员工的培养时间从原本的3年缩短为1年。“不管是做产品正向研发,还是开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都需要大量工程师。因此,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具有创新思维的工程师队伍至关重要。”付红玲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