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代表园地 > 代表风采 > 正文
省人大代表马敏粉:以青春星火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4-02 17:22  报送单位:连云港市-灌南县  作者:周启程

从刚毕业的返乡大学生到一名乡土人才,从满怀激情的创业者到心怀百姓的“代言人”,这是省人大代表、灌南县堆沟港镇平桥村党总支部书记马敏粉的成长足迹。这些年,她用心用情让青春梦想在基层落地生根,以青年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创业:青春与食品撞个满怀

作为土生土长的灌南县堆沟港镇平桥村人,马敏粉从小在灌河岸畔的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眷念和热爱,毅然踏上了回乡之路,选择了在家乡广袤的沃土上奉献青春和热情。

2013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马敏粉带着食品工程专业知识回到家乡,接手了父辈经营的大众食品厂。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创新性地将传统面包片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年出口额突破500万元,初出茅庐就展现出了不凡的创业实力。

然而,她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2015年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马敏粉果断转型电商领域,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并创立食品公司。经历市场定位偏差等挫折后,她以“小麻花撬动大市场”的精准策略实现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到数字营销的华丽转身。

创新:当梦想长出了翅膀

堆沟港镇平桥村是灌南县有名的优质稻米基地,水稻产量高,但利润却并不高,想要解决“种得好也要卖得好”这一现实问题问题,马敏粉一直在思考,开拓新的销售途径势在必行。

“家人们看这穗型,每一粒都是自然阳光的味道!”她对着镜头的吆喝声里,藏着一套精密的商业逻辑:提前预售锁定全年 70% 订单,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每袋大米都有“数字身份证”,当传统农户还在为销路发愁时,她的合作社已将“平桥大米”送进了全国各大超市的高端货架,与进口品牌并肩而立。

“实体产业+电商助推”,这是马敏粉颇为得意的创业思路。通过这种模式,她成立集体产业合作社,利用自己直播团队的优势,在村里水稻收割前夕就开始在网上销售,以“微电商+商超”销售的方式打开市场,“平桥大米”直播间里弹出的订单像雪花般飘向全国各地。

乡愁:为家乡留住“青”力量

产业越做越大,马敏粉想回馈家乡的心愿也越发强烈。“尽我绵薄之力为家乡发展和农民致富贡献力量,这是我返乡创业的初衷。”马敏粉说道。2020年7月,堆沟港镇党委负责人找到她,希望她能回到平桥村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改善平桥村长期以来村里负债多、集体收入低的情况。面对复杂的村情、落后的基础和领导的信任,马敏粉临危受命,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平桥村带出个样子来。

“当时,平桥村负债多、集体收入低,一直属于沂河片区的省级贫困村,只有把实体企业做起来,才能真正解决集体增收、村民就业难题。”马敏粉精准出招,切中问题根本,集中流转土地1500余亩,引进玻璃制造厂、服装代加工厂、农产品深加工厂等8个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和村民创收100余万元,并借助自身掌握的糕点市场行情和加工技术,注册成立了灌南县安琪糕点加工小作坊,带动镇、村周边500余名村民就业。

作为一名白手起家的大学生创业者,马敏粉深知创业的艰难。因此,当遇到同样怀揣梦想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时,她不断培养“传帮带”骨干、设立“红色青春创业岗”,通过一对一帮带、手把手培育的方式支持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激励并支持这些年轻血液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为乡村发展引入“青”动力。

2023年,马敏粉当选为江苏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建言:力促乡村全面振兴

当选为省人大代表以来,马敏粉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在带领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她始终秉持着“人大代表是一座连心桥,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信念,奔走在履职尽责的路上。在平桥村的公园广场上,她与创业青年畅谈电商带货的直播技巧;在农户家中,她倾听留守老人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在企业车间里,她探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这些沾着泥土气息的民情日记,最终化作沉甸甸的一件件议案建议。

履职越深入,越感肩上千钧重。她专注农业农村与产业发展,从秸秆资源的高效转化到食用菌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言,20余件凝聚智慧的意见建议犹如春风化雨,精准把脉发展痛点,为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她这种将履职尽责融入田间地头、产业前沿的执着精神,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奋斗者的使命情怀。

理想愈坚定,脚步愈有力。面向未来,马敏粉表示,将再接再厉,以青年之朝气与活力,尽人大代表履职之责,矢志不渝为乡村振兴事业培“土”育“苗”。(周启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