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代表园地 > 代表风采 > 正文
扬州市人大代表邵玮玮:“农”情似水
2025-04-03 09:45  报送单位:扬州市-江都区  作者:沈美欣、张杰

“两年间,企业销售额从2400万元跃升至1.06亿元,吸纳150余名父老乡亲实现家门口就业……”一串串闪耀的数字不仅是企业家邵玮玮的创业成绩单,更是他作为扬州市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生动注脚。从“电商新农人”到“乡村振兴领跑者”,10年时间,他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推动家乡农业现代化发展,用创业创新书写着人大代表的时代担当。

情怀与梦想同行,“造血”赋能民生

2014年,邵玮玮辞去北京工作,怀揣“振兴家乡农业、让乡土生金”的梦想返乡创业,先后创立扬州市康农农产品、扬州和华食品两家公司。面对传统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他创新推行“订单农业”模式,通过淘宝平台将大闸蟹、罗氏沼虾等水产品直供消费者,不仅破解销路难题,更带动当地养殖业转型升级,企业因此获评“扬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2022年,在嗅到预制食品风口后,他二次创业,锚定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赛道,率队研发低糖、轻盈的冷冻慕斯、罐头蛋糕等产品,撬动预制烘焙新蓝海。企业坚持将半数销售额反哺本土供应链,农业合作社的鲜鸡蛋、面粉、藜麦、果酱……从原料采购到车间生产,每个环节都镌刻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坚守与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尤为亮眼的是,工厂152名员工中120位是本地女性,家门口的流水线让她们月均收入可达7000元,真正实现了“上班不离乡、致富不出门”。

“自己富了不算富,乡亲共富才是真的‘富’。”这是邵玮玮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的行动指南。其创业经历不仅实现企业高速发展,更带动周边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彰显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与困境对垒,“蔓吉”裂变出海

面对预制甜品“鲜度与距离”的两难困境,他果断引入行业领先的液氮冷冻技术,让甜品瞬时锁鲜,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攻克冷链运输难点。这项技术不仅催生“中央厨房”标准化运作模式,更让下游终端门店成本直降20%,实现“即到即售”高效运营。如今,扬州“蔓吉”甜品已销往全国26个省市,以及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扬州味道”正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公司成立三年来,申报了14项新型实用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并与高校联合开发无糖、代糖类原料技术,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应对行业变革挑战,为企业发展、行业进步开辟出一条转型升级的破局之路。“科技创新是我们裂变增长的核心引擎”,邵玮玮一语道破关键。

此外,他积极将企业创新基因注入农产品加工产业联盟建立上,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带动扬州食品加工企业从“单打独斗”迈向“集群作战”,形成区域产业链协同创新新生态。

建言与献智并举,“蓝图”墨迹晕开

作为一名从事农业方面工作的代表,邵玮玮常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算成本账、聊致富经;来到加工企业,交流管理发展痛点;参加新农人联合会,倾听创业者的期盼与诉求。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分类汇总,积累诸多一手资料,先后多次提出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相关的议案建议,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推动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支持发展智慧农业。“一边是政策绘就的现代农业蓝图,一边是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短缺的现实困境”,在充分调研扬州农业现状后,邵玮玮在今年市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助力扬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事后,他积极跟踪督办,多次向承办部门了解办理进展,并提出相应意见、建议。该议案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快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部分地区已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人大代表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我将进一步立足本职,时刻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民发声、履职尽责,在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上贡献微薄力量。”邵玮玮目光坚定地说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