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找准摸透,才能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儿上。”这是仪征市月塘镇人大代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月塘司法所所长曹明常说的一句话。从事调解工作三十多年以来,曹明深耕山乡沃土,坚守岗位职责,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800多起,以一颗赤子之心,守护家乡这片土地的安宁祥和。
变革克难,甘做矛盾纠纷的“攻坚手”
月塘镇地处宁镇扬城市群节点,生态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便捷,吸引了一批企业落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劳资、侵权类纠纷也逐渐增多。“曹代表,因为建设公司和施工分包人的纠纷,我们的工资待遇还没有着落,你要帮我们想想办法啊”“老邹,您别担心,我来给你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类难题,曹明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百名调解员入网格进百企进千家”等活动,依托专业法律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一对一”帮助企业摸排生产经营、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潜在法律风险点,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同时,推动搭建“代表+司法+协会”的联合调解机制,积极介入并努力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企业欠薪、合同纠纷、邻里矛盾……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曹明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群众,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纠纷。但曹明始终满怀热忱与专注,细致入微地倾听群众诉求,精准洞察矛盾纠纷问题症结,因案施策制定解决方案,确保让每一位群众都满意而归。
担当尽责,愿做党与群众的“连心桥”
“人大代表就像一座稳稳的连心桥,一头牢牢系着党和政府,一头紧紧连着人民群众”。这是曹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人大代表肩负职责与自己业务工作的最大共同点就是“调解”一词。如何将代表履职与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给曹明带来了启发。
为了提升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效能,曹明致力于建立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的“三诊”工作机制,即“定点坐诊”常态化接访、“上门问诊”主动化排查、“集中会诊”协同化攻坚,实现与信访部门的资源共享、工作联动,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纠纷。自从事调解工作以来,曹明共指导或主持调解矛盾纠纷1800多起,涉及当事人4300多人,涉及金额7300多万元,先后调处重大疑难纠纷500余起,化解信访积案26起,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在提升自身调解能力的同时,曹明还把目光放在了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上,他从完善调解制度机制上着手,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阵地,组织开展镇村人民调解员培训,指导全镇22个村(社区)和2家企业建立完善人民调解组织,配备专职调解员共100多名,积极打造“北斗调解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品牌,带动提升全镇调解工作整体水平。二十多年来,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旁听庭审、案例分析、现场制作调解协议书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调解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实践能力。
俯身笃行,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曹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铮铮誓言。在工作中,他始终秉持“当代表、尽职责、做贡献”的工作准则,认真为人民办事,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我每天上午至少要接待5批群众,说不累是假话,但我特别能理解群众遇到纠纷的着急心情,愿意尽己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希望他们都能带着愁容来、带着满意归。”在月塘镇人大代表讲坛上,曹明向大家讲述自己参与调解的生动故事,他总结出的“查、评、分、调、跟、访”六字闭环工作法通俗易行、行之有效,让本地调解员深为受益。
作为一名镇人大代表,曹明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利用代表接访、调解回访机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群众诉求,“老曹,我们尹山小区排水管道经常堵塞,下雨天常常会出现污水外溢,这种小事能向您反映不?”“曹代表,镇村不少通组道路建成时间较长,已经出现了破损,不利于群众出行安全”……曹明如实将群众的诉求在镇人代会上进行反映,一条条建议的落地,让群众的“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也让群众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尽心尽职。
“脚下沾的泥土有多少,心里头沉淀的真情就有多少分量。”30年来,曹明用自己的法治实践和赤诚之心,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干部、一名人民调解员的责任与担当,他用专业化干戈为玉帛、用真情赢得群众信赖,以不懈的坚守与付出绘就了基层治理的幸福画卷。
(仪仁 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