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刘庆:蓄势而发,主攻“产业科技创新”
2024-03-07 10:43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宣 宗琪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成斌走进全国两会新华报业全媒体访谈节目“今天我主持”演播室,畅谈“产业科技创新”,共话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主持人:去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您作为代表发言,时隔一年,江苏产研院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交上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刘庆:过去一年,江苏产研院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上责无旁贷。目前已梳理70多家专业研究所,从中挑选出一些有可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机构的研究所,并给予重点支持。与400多家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从近2000项重大需求里面提炼出近百项产业共性技术难题重点攻关。重点参与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一体化汇集全球的创新资源,一体化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创造“众筹科研”模式,对产业重大共性难题集中梳理、发起联合攻关,多方筹集资金支持项目研发,对带动产业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强化前沿基础研究,您在基础研究推进方面有哪些建议?

王成斌:物理学家冯端曾经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基础研究就像我们画了一个又一个‘0’,但一旦我们在前面写一个‘1’,它就具有了巨大的价值。”这反映出科学家自由探索的价值和意义,也体现了基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但我们在考虑基础研究布局时既要考虑“0”,也要考虑“1”,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布局建设基础研究中心。我省探索建立“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就是很好的尝试。

主持人:人才培养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要素。在未来产业人才培养方面,江苏产研院有哪些经验分享?

刘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一定要培养一批能够为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才。江苏产研院过去的经验表明,把产业需求作为课题和海内外的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于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让企业提出愿意出资解决的真难题;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征集企业需要的人才。江苏产研院将这两方面需求与合作高校进行对接,把企业难题转化成大学研究生培养的课题,并与海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到目前为止,江苏产研院已联合培养5400多名集萃研究生。

主持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把握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激活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作为高校如何发力?

王成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高校迫切需要改革学科布局、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方式,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推进学科更新。比如,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其实这些东西许多年前就有了,之所以现在成为“风口”,是因为理论、材料、工艺上的重大突破。我们建设一流学科,不能新瓶装旧酒,要寻求突破点,才能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主持人:走到产业一线,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刘院长过去曾在大学工作,现在从事产业技术研发,对企业也比较了解。对工程师的培养、产业创新,您有哪些建议?

刘庆:教育部和中央组织部都在推动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未来产业工程师?首先,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要提炼出未来发展的“真需求”与高校进行对接。高校教师则应有更多的工程实践经验,最好到企业去工作一段时间,对企业技术发展方向有所了解,才能在设置课程内容时与产业更好地结合。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要把培养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工程师放到核心地位考虑。高校老师要具备很好的工程素养,还要指导研究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双向发力,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工程师的培养。

主持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结合高校的教学实践,高校如何培养更多适合产业的科技人才?

王成斌:首先,每所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去培养科技企业家、卓越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些人才,重点是要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职普融通。要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这方面我省高校做了很多努力,但很多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其次,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创新创业促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最后,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