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扬子晚报 | 江苏一线工人代表热议“新质生产力” 向“新”而行,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2024-03-07 10:57  来源:扬子晚报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与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孙景南代表亲切交流,总书记说:“光图纸设计得好还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世界顶级一流的水平,不可能做出最好的装备。所以,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江苏是制造大省,当前正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如何发扬工匠精神,投身技术革命、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这几天一线产业工人代表们不断思考、热烈讨论的话题。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在当天的发言中,孙景南谈到自己对大国工匠的理解:“‘匠’字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一点,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点头赞许:“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穷二白,从无到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出一个独立自主的制造业基础。”

总书记接着又说:“这一想啊,真是无比自豪。就拿交通来说,现在我国汽车产销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是最好的,高速公路里程也是最长的,高铁走出去了,城市轨道交通也走出去了,轮船也走出去了,大飞机我们也造出来了,造船业的‘三大明珠’都造出来了……都是一步步往前走,不断地国产化,然后走在国际前头,并在不断突破。”

迎着孙景南的目光,习近平总书记说:“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工匠。”

总书记的激励与关心让孙景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们心坎上!”“倍感温暖,备增动力。”连日来,江苏代表团的一线产业工人代表们一直沉浸在振奋之情中,总书记亲切的话语在他们耳边不断回响。

创新,让他们从普通工人走进人民大会堂

钻研与创新这两个关键词,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太仓万方国际码头有限公司营运操作部门机班副大班长、江苏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褚锋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

“总书记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我们既然选择了一个行业,就要把技术练好。”2013年时,一艘外轮开到码头,当时需要从30米的高空,用12米长的钢丝绳吊装一件直径50厘米的木箱设备放入60厘米直径的圆筒里。四周只有5厘米的空隙,还不能发生碰撞。“高空起吊,设备又轻,箱子在空中飘,老外认定我们不行。”褚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这怎么能服输。后来我从察看现场,到完成操作,只花了不到1小时,船上的外籍船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40岁的邵永海代表是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领班,也是公司的制程高级工程师。他所专注的领域叫做“电子模切”,简单地说,就是要设计制造出最为科学的模具,对特殊材料进行切割,为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等众多下游产品提供精密电子金属配件的制造方案。

别看在一整条供应链上,这个环节并不起眼,却十分有讲究。去年,经邵永海之手的就有这样一份订单。原先工程师开发的模型是将一份A4大小的材料切割成350个配件。拿到设计方案后,邵永海进行了优化改造,使同样一份材料切割成了1014个配件,将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了近3倍。产品成本降下来了,市场竞争力就提升了。

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技术人才更不能“躺平”

坦白讲,当新技术改革的大潮扑面而来时,即使曾经的全国大工匠,也不是没有职业危机感。

22年前,李承霞从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缝纫工做起,她苦练工艺,不断刷新着个人产量,创造了33秒上一个拉链、日产超1000件的纪录。然而近年纺织行业的自动化发展让这位业界公认的“纺织一姐”“中国纺织大工匠”感受到了“压力山大”。“通过自动化设备,从业3年的工人就能超过我这20多年的‘老手’,我那些纪录早就不再和人提了。”

失落感中,李承霞并没有“躺平”。“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说,“我们不能只做一名‘工’,必须要成为对专业精益求精、有自己思考的‘匠’。虽然和自动化设备比不了产量,但给我一沓布料,我就知道怎么把衣服做出来,这就是我的优势。”曾经甚至不会使用电脑的李承霞现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CAD软件制版、制衣,她坚信勤学勤练,就能成为一台“永远不过时的电脑”。

这两天,李承霞一直在仔细揣摩总书记的话。“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她看到了纺织行业的未来方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中,更需要高技能人才,推动行业技术的更新换代。

职校生觉得没前途?如今正是技能人才发展的机遇期!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总书记对我们技术工人关怀备至,许多话直接讲出了我的心中所惑。总书记说,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让我们产业工人比任何时候都充满豪情,充满干劲。”褚锋说出了很多产业工人的心声。

作为培育技能人才后备军的摇篮,不少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曾有着职业前景的困惑。作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李承霞经常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但有的同学向她坦言,觉得自己毕业后没前途。“我当时就说,我用了20多年才达到的产量,你们借助自动化设备三五年就能赶上,应该比我更有信心。”李承霞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任何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自动化设备的调试运行都离不开人。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度重视培养大国工匠。如今正是技术人才发展的好时代。”

她告诉记者,回去后要第一时间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带到职业院校,好好和同学们分享,提振大家的信心——只要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未来一定可期!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更多技能人才

走入人民大会堂,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一线产业工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职业梦想。然后,他们都意识到,“金刚钻”不能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依托现有的劳模工匠、大师工作室平台,围绕解决本岗位最关键最要害的问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积极为想学习、有技术基础的产业工人传授技术和经验,培养更多高铁工匠、能工巧匠,用精湛的技艺和手中的焊枪制造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孙景南表示。

作为团队负责人,邵永海严格要求自己,也用心带好队员们。每天,他都会早早来到生产车间,除了仔细检查每一台机器的运行情况,也帮助工友们解决操作中的实际困难。有时候仅靠讲解效果不佳,他就手把手去教。

这两天会议期间,邵永海与其他代表们交流时经常将总书记的话拿出来反复琢磨。“我想,一是沉下心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另一方面,我将把总书记对我们技术工人的关怀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工友,更加努力地把我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更多人。”邵永海说道。

在打造了全国内河及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的太仓港,多个工匠工作室联合成立了“匠星联盟”,大家一起从事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围绕临港产业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抱团式”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应用,进一步激发产业工人的创新潜能、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当面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只恨自己笔头太慢”,褚锋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回去后,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更好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实践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张可 杨甜子 刘丽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