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发布 > 正文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2025-01-22 20:12  来源:交汇点  作者:陈月飞  摄影:于同化

2025年1月22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省人代会表决通过的两部法规以及会议议案有关情况进行发布。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郜虎林,法工委副主任夏正芳、委员冯雷,省数据局副局长王万军到会发布有关情况并接受记者提问。

江苏首部数据领域基础性法规出台

公共数据没有法律依据不得拒绝共享

1月22日,《江苏省数据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4月1日起施行。这是江苏首部数据领域基础性法规。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回应现实问题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在数据领域,国家和江苏近年来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整体性构建了数据基础制度。“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以地方立法形式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夏正芳说,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赋能实体经济;有利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构筑竞争新优势;也有利于提高数据要素治理效能,助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省数据条例是“数据二十条”颁布后全国首个省级数据立法。为何先行一步?夏正芳分析,数据工作已进入由战略部署向落地实施的关键阶段,江苏又肩负着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重大使命,需要充分发挥立法对数据发展和安全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构建与数字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

我省具有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数据要素潜能丰富,但距离“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标准、严要求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仍面临诸多挑战。立法调研中,省人大常委会发现了诸如数据共享不充分,数据“聚、通、用”全链条尚未完全打通,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数据赋能成效未完全显现等问题,也需要通过立法来回应。省数据局副局长王万军举例说,针对“信息孤岛”“数据烟囱”问题,在地方立法权限范围内,条例将各级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公共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央垂管单位数据纳入公共数据范畴,且明确公共数据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不得拒绝共享。

统筹资源管理,注重数据安全和权益保护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的要求,我省立法对统筹数据资源管理,建立健全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作出系统安排,其中体现的“减负”理念特别值得关注。

一体化体系中,数据怎么来?条例就加强公共数据供给,支持企业等经营主体开放数据,促进个人信息相关数据合理利用作了全面规定。特别是为规范公共数据收集,“能够通过共享获取数据的,不得重复收集、多头收集”的规定被写入条例。

汇聚的数据怎么管?夏正芳介绍,条例要求建立公共数据统一目录管理和分类管理制度,依托公共数据平台实施公共数据的统一管理,强调“不得在公共数据平台之外新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公共数据共享、开放、运营通道”。

数据怎么用好?针对不同场景有不同机制设计。为更好满足基层业务需求,条例要求推动公共数据回流;为促进数据共建共享,要求推进基础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建设;为了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要求落实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条例还引导鼓励企业等经营主体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实施数字化改造,鼓励其开展数据质量管理;鼓励个人汇聚个人信息相关数据,充分发挥信息价值。为保障相关主体权益,此次立法还探索建立了数据权益保护机制。

近年来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滥用频发,群众必然对共享数据是否安全有担忧。立法对此的回应是,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数据安全治理模式,将安全贯穿数据供给、流通、使用等全过程。在供给环节,强调收集数据方式应当合法正当,在规定的目的和范围内收集、使用数据,不得过度收集。在使用环节,要求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且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在流通环节,要求应依法依规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经过匿名化处理,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结束后,应当销毁个人信息相关数据,以防隐私泄露。”王万军说。

针对“大数据杀熟”等群众意见极大的行为,条例也有规定,强调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网络数据、算法以及平台规则等从事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用户在平台上产生的网络数据等活动。

让数据流动起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为推动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据价值,条例从促进流通交易、支持数据产业发展、推进数据应用创新等方面,作出系统安排。

在促进数据流通交易上,条例要求完善交易体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则,培育公平、开放、有序、诚信的数据要素市场。夏正芳介绍,为规范数据交易活动,条例要求加强数据交易场所建设,促进场内交易发展,还要求健全数据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照贡献决定报酬机制,推动逐步建立保障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

这其中,作为国家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的公共数据,其规模体量大、数据质量好、价值潜能大、带动作用强,流通起来意义重大。“针对公共数据‘通’和‘用’的问题,立法要求加强标准、目录、平台的统一管理,明确公共数据汇聚治理、共享开放、流通应用等工作要求,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王万军说。

记者注意到,条例还授权自贸区可自行制定需要纳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等范围的数据清单,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制定可以自由流动的一般数据清单,促进数据规范跨境流动。

为对数据产业进行体系化布局,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条例设立数据产业专章,明确具体要发展数据汇聚处理、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相关产业。政府部门负有制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方案和扶持政策、激励性措施的责任,可以依法设立相关基金,引导支持数据产业发展。条例还完善了数据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鼓励支持数据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与数据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的发展需要应用的创新。条例明确支持和鼓励依法开发利用数据,引导数据在不同领域融合应用。比如,鼓励构建数据驱动的企业管理新模式;促进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推动数据在一二三产和各领域应用;推动数据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等等。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处理办法》出台

保障代表权益 明确处理时限 强化办理监督

1月22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处理办法》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为废旧立新,完善了代表议案处理工作机制,以切实保障代表提出议案的权利,并从办理时限、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等多方面推动议案办实。

提出议案是人大代表的法定职权,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江苏历来重视代表议案处理工作的法治保障,早在1983年就制定出台规定,此后又分别进行过3次修改,有效提升了议案处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人大制度法律法规体系的日益完善,该规定已经不适应当前工作实际,与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上位法以及我省有关法规不相一致、不相衔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确保与相关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议案处理工作要求协调一致、有效衔接,省人大常委会认为有必要总结提炼我省代表议案工作经验做法,进行废旧立新。

该办法界定了代表议案内涵,即10名以上代表联名,向省人大提出的属于省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事原案,并明确了代表提出议案的事项范围和基本要求。办法分别列举了可以提出议案和不应当作为代表议案提出的事项,明确了代表议案的格式内容、准备工作、提出时间、提出方式等基本要求。

为保障代表提出议案的权利,办法规定,省、设区的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当做好代表提出议案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并要求有关机关、组织为代表提出议案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服务。就议案的接收处理,办法分别对代表在省人代会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提出议案的送交、接收作了规定,细化了大会会议期间代表提出议案的处理和审议程序,对大会闭会后代表议案的审议作出具体规定。

该办法还强化了办理环节的时限要求。其中明确,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代表议案审议结果或者处理意见的报告,提出将代表议案涉及事项交有关机关、组织办理的,承办单位应当在6个月内办理完毕,并向常委会报告办理情况;常委会会议经审议,对办理情况报告不同意的,由主任会议决定交原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并在两个月内报告重新办理情况。办法还要求承办单位与提出议案的代表联系沟通,充分听取意见,及时通报办理工作进展情况。

对代表议案审议结果或者处理意见报告落实情况的监督获得加强。办法规定了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责和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的督促职责,保障代表对办理工作情况的知情权、监督权。同时,对有关报告印发下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向社会公开提出明确要求。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收到代表议案24件、建议790余件

发布会上,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郜虎林介绍,本次大会秘书处共收到符合议案基本条件的代表议案24件,其中立法方面17件,监督方面6件,重大事项决定方面1件。根据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议案处理的有关规定,经大会主席团决定,将24件代表议案交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在大会闭会后审议。

立法方面议案内容,包括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托育服务、学前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养老服务、耕地保护、社会救助、网约房管理、网络短视频管理等。监督方面议案内容,包括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伤保险、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县域医共体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幸福河湖建设等。重大事项决定方面议案内容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建议790余件。代表建议涉及综合经济、环资城建、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科教文卫、民生保障、民生法制、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内容。议案组对收到的建议进行同步处理,目前已初步交由108家单位进行办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