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人大代表在身边】打头阵、出成果、强C位 江苏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促双新融合
2025-04-22 10:02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激励起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优势、扛起担当,积极履职尽责。

在昆山市优来谷成科创中心的智能玻璃温室,眼下小番茄陆续成熟,进入采摘黄金时期。昆山市玉山镇人大代表、该中心主任陈颖介绍,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中心正通过1200份种质资源、8个特色品种和20个亲本组合的“基因宝库”,研发设施番茄高效生产体系,推动种业技术攻关与数字农业产业深度融合。

“这个种植盆里培育的,是我们和上海交大合作研发的新品种。去年我们筛选出的几个高糖番茄品种表现优异,糖分含量比普通品种高出不少。”陈颖指着试验田里的植株介绍,“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上发挥引领作用。”

陈颖告诉记者,今年,中心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引入230名科研人员、大学生、新农人开展“四新”技术试验。

当现代农业插上数字翅膀,传统中医药产业也在酝酿着智能变革。南京市建邺区人大代表、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周作建说,江苏虽是中医药大省,但距离“打头阵”的目标尚需突破,而人工智能正是破局关键。

“要发挥江苏医疗人工智能专利量居全国前三的优势,加强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度应用。我所在的学院正以‘人工智能+中医药’为核心特色,整合省内外校企和科研院所优势资源,推动中医药数据价值挖掘、智能诊疗技术研发及中药智能制造标准制定。”

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研发的“灵山中医大模型”已覆盖全省2000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将辨证施治的准确率提升至85%以上,同时借助三甲医院专家资源实现实时远程指导,有效提升基层医生开方能力和接诊效率。

周作建说:“下一步,学院将重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技能,力争打造中医药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源头和人才培育基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重要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天加环境董事长蒋立说,“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企业要想发展,装备库里要有秘密武器,必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人工智能(AI),我们作为通用设备制造商,核心工作就是根据客户的实际生产场景需求,研发和优化算法技术。通过不断迭代升级,让设备更精准地匹配客户需求,这才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刘正则 编辑/高若婷)

相关链接